創新高不再是奇蹟 高點上如何操作?

文/理周教育學苑方鈞

Q:臺股資金行情持續,雖然近期許多股票股價拉回,但回檔之後的續攻能量仍不減,市場大戶三大法人、大股東主力羣等看俏,但連波漲勢下臺股即將再度挑戰大關13000點,該如何看待這波行情?

A:自美國實行QE以來,鈔票不停印,資金亂竄,涌入全球導致許多資金行情出現,其中臺灣吸引了許多外資投資影響臺股國內外利多因素有經濟數據好轉,臺灣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對比各國影響相對較小,也因此吸引資金涌入,形成資金效應並且持續,電子傳統旺季爲第三季,有利業績表現,在種種條件下形成臺股多方格局臺幣也應聲而漲。

雖然市場有許多利空因素,例如美中關係緊張摩擦升溫,以及近期發現新冠病毒(COVID-19)的突變病毒株D614G,擁有比以往更強的感染力傳播速度甚至比一般病毒株快上十倍,第二波疫情疑慮仍在。

另外,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方案陷入僵局,目前仍不確定是否實施,種種因素都使市場不確定性升高。

不過臺股在多項利空襲擊情況下,8月17日仍由黑翻紅,開高震盪走高,重回12800點,電子股續強,權值股的臺積電、聯電聯發科等上漲,另外,三大法人站在買方大買139億元,資金仍在,大戶沒跑,甚至資金涌向傳產等中小型股,盤後加權指數大漲逾百點達到12900點,權值股走勢臺積電(2330)、大立光(3008)皆漲逾1%,8月18日大盤最高來到12981點。

盤勢處於接近13000高檔後,大戶要落跑早就不見人影,外資沒有大幅減碼,目前資金還是停留在市場,臺股依是強勢格局。

個股操作上,三大法人、主力羣等大戶換股操作頻繁,當衝的投資人也不在少數,只是加權指數目前整理中,雖然多方格局未變,但面臨多種市場上的不確定因素,投資人應多重視基本面,太高評價的個股則不建議過度追捧。

選股以季報表現爲主,電子股仍是現階段主流,而半導體年增率高,如果是股價淨值偏低與半年來財報表現優於預期的相關股票,也值得特別注意,建議投資人做中長期打算,臺股指數盤整等待機會,逢低時進場佈局優質股!想學習更多股市操作技巧,可加入理周教育學苑LINE@官方帳號 @moneyedu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1043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投資致富靠自己!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