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成王敗寇間

(圖/路透

美國大選初步估計,總統川普可以拿到選舉人票232張,拜登306張,一般判斷川普已經敗選,可他的私人律師團隊在選舉之後16天召開記者會,揭發種種系統性舞弊指控對手跨國同謀竊取大選,並激情痛陳川普原本贏得大勝,而如今仍然翻盤有望。

有鑑於訴狀還沒呈堂,更未辯論,我無意隔靴搔癢,多方揣測,但願意指出美國大選的發展已經反映出川普不惜一切,孤注一擲,將自己放在成王敗寇之間。

「成王敗寇」是殘酷的歷史事實,基本上忽視歷史人物的行爲意旨,不追究行爲的善惡本質,也不考慮行爲過程的深淺利鈍,單單隻論最終成敗。在美國曆史上,一位白宮主人在普選票數落後600萬張的情況下,選擇走上這樣的道路,需要極大的勇氣。所以,要是單純地誤以爲川普莽撞,利慾薰心,或者認爲如此操作僅只是做爲預購2024門票的一種手段,那可能失之千里。

川普是一位言語受人詬病的領導人,共和黨政治領袖從來保守含蓄,近乎「狷者」一型,而他卻往往乖張,大類無端狂者」。回顧2017年川普上任不到3個月,我直言川普的處境令人聯想到雍正皇帝,可能會被輿論持續抹黑撻伐,遭受種種不白之冤,揹着質疑和否定步下歷史臺階

川普和雍正同樣想做改革家,因此處處打擊既得利益,兩人都樹敵太多並招致意識形態對抗。川普不受兩黨建制派以及主流媒體歡迎,幾乎頂不住民主黨傳媒複合體的天天狂轟濫炸,進行八方灌輸。川普身陷華府黑洞怪圈,綁手綁腳,在民主時代而聲望偏低,他的政策能實現多少,令人懷疑。

但是,3年多下來,川普證明他遠遠不是許多人想像中那樣一號狂人莽夫。他的經濟和就業治理成績突出;在極端疫情不利因素下,他拿到7400萬票,並且在白人婦女、非洲裔和西班牙語得票率提升,是共和黨的歷史紀錄。共和黨正經歷雷根之後一大改造,川普只用了4年,將其重塑成爲上、中、下中產階級政黨,所以外界誤將川普的支持者以貧富和教育程度界定,顯然流於偏見。川普的語言和決策,似乎屬於兩個世界,他的決策幾乎都能頭腦冷靜理性衡量,但表述方式破綻百出,這證明了我多年前的觀察,在當代美國如果不學法律,很難從政

可是,川普任上經歷通俄門通烏電話門和衆議院彈劾,一一驚險過關,而對手被暴露言之鑿鑿、證據缺缺。從國內溫和派以及保守派的觀點來看,川普的法官任命政策透明;他的邊境和非法移民政策得到軟着陸;他的經濟貿易政策,對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中國,取得互惠協議;他對中國大陸調整國家安全政策,成果待考,但是初步得到支持;川普絕非好戰者,他的北韓中東政策,大體有助於和平。支持他的,更有着宗教信仰和傳統憲政主義因素,以及對21世紀國家前途的關切。這場大選,共和黨在參衆兩院得點,必須歸功於他。

川普一邊擁有堅強支持,一邊面對半個美國叫陣。他打破規則,航向怒海,驚險萬狀,似乎是爲了使命,但是美國不再年輕,對改革者的批判非常殘酷。(作者爲法學博士、美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