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高還有「第四高」!出現這症狀恐將洗腎

糖尿病患者若發現尿液中有很多泡泡,要及早就醫、及早治療,否則5~10年就面臨洗腎問題。(示意圖/Shutterstock)

文/照護線上

一名50多歲糖尿病患者,平常都有注意控制血糖,回診時糖化血色素檢查結果也正常,直到有陣子常覺疲倦、尿液中有很多泡泡,回診時,經醫師檢測腎功能(eGFR)與尿蛋白(UACR),被確診爲慢性腎臟病第三期。醫師表示,若未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能5~10年內就面臨洗腎問題。

國人三高問題嚴重,其中糖尿病患者是慢性腎臟病高風險族羣,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指出,糖尿病腎病變是一個重要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一般而言,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大概經過約10年,會出現微量白蛋白尿,或是腎臟功能逐漸衰退的狀況。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定期檢查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之外,建議每年至少追蹤一次尿蛋白與腎絲球濾過率eGFR。

他提醒,隨着蛋白尿、腎功能惡化,追蹤的頻率也要增加,若等到eGFR小於30ml/min/1.73m2,可能就要轉診腎臟科,因此及早發現,可延緩腎臟惡化。

蔡世澤說,有糖尿病且腎臟還未病變或出現蛋白尿時,若開始使用SGLT2抑制劑俗稱排糖藥,一方面可幫忙降糖、控制體重,並可避免蛋白尿加劇、減緩eGFR衰退的速度,延遲10年面臨洗腎的困擾。臺灣6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佔多數,若不加註意,經過10年到了70歲,就可能出現腎功能嚴重衰退,瀕臨洗腎地步。

除了藥物治療,慢性腎病變患者也要維持健康飲食習慣,初期還可以依照一般的飲食建議,當腎臟功能衰退到中等程度時,就得開始限制蛋白質攝取量,需要接受營養師等團隊的照顧。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肪三高,維持適度運動、減重、戒菸,都有助維護腎臟機能。

「儘管慢性腎臟病變是很嚴重的問題,但是僅約一半糖友知道自己出現了蛋白尿。」蔡世澤說,爲了提醒大家,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推出「今天你有控嗎,請問糖三髒」LINE貼圖。所謂的「有控」是詢問或自問有無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肪,「糖三髒」指跟糖尿病相關的胰臟、腎臟、心臟等3個重要臟器。血糖失控心腎遭殃,另外心臟不好會拖累腎臟,腎臟不好也會拖垮心臟!」

●不只有三高 國人當心第四高「高腎壓」

腎臟就像身體的污水處理廠,一旦污水流入過量,就會使污水處理廠故障。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楊宜瑱解釋,血糖、血壓、血脂肪這三高控制不佳時,就會增加腎臟負擔,致腎絲球功能失調,而處於高張力狀態,稱爲「高腎壓」。

圖/照護線上提供

高腎壓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等到腎臟過勞、功能衰退後,纔會出現症狀。楊宜瑱說,民衆要定期接受篩檢,才能知道有無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類導致高腎壓的風險因子。

臺灣慢性腎臟病患約一半源自糖尿病。楊宜瑱說,在糖尿病標準照護下,初期的慢性腎臟病,一年該檢測1至2次尿蛋白與腎絲球濾過率eGFR,如果進入中期、後期慢性腎臟病,就得更密集追蹤。

過去有研究發現,出現蛋白尿的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死亡率增高4至7倍。不過,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照護指引建議第2型糖尿病的病人,與確診第1型糖尿病滿5至6年以上的病人,都應每年定期追蹤腎功能與蛋白尿,若發現異常,就要增加追蹤頻率。有些患者在腎臟病變開始有蛋白尿後,便積極治療,3至6個月,腎病變的蛋白尿便得到顯著改善,且維持原本腎功能。「及早發現與改善蛋白尿,有助心臟、腎臟保護,延緩腎臟功能惡化速度」。

文章來源: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報導,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