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飽有魔力? 專家揭「心理作用」纔是關鍵主因

究竟爲何打着「吃到飽」的行銷方式,會如此受歡迎,國民都願意買單?竟然和心理學有密切關聯。(圖/shutterstock)

吃到飽餐廳處處可見,深受國人喜愛,舉凡壽喜燒、火鍋、燒烤等吃到飽餐廳,國內比比皆是。究竟爲何打着「吃到飽」的行銷方式,會如此受歡迎,國民都願意買單?網路上掀起討論,有人提出「明明每次吃到飽,也吃不了多少,下次卻仍會光顧」的質疑,竟然和心理學有密切關聯,一切都在於「選擇」。

在PTT八卦版有人以「吃到飽有一種魅力」爲題,掀起討論。該名原PO表示,日前到壽喜燒吃到飽餐廳用餐,發覺自己吃了4盤肉就已到達8分飽,整體下來,並不覺得吃得很多,可是卻有預感,下次仍會選擇到吃到飽餐廳用餐。莫非吃到飽餐廳有種無法解釋的吸引力,爲什麼?

對此網友表示,「因爲一份吃不飽」,所以才需要吃到爽,而且就原PO所敘述,外面單點4盤肉的價格也跟吃到飽也差不多。指出吃到飽的重點就是不用再去細算加點要付多少,吃就對了,是一種「爽吃的概念」。不少網友認同「吃到飽的賣點是想吃就吃,想再吃一個就再吃一個」、「跟什麼吃回本沒什麼關係 ,重點就是爽」。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表示,「選擇太多的時候,顧客會不知道到底該買哪一個,而陷入選擇疲勞的狀態」。(圖/shutterstock)

不過也有人點出關鍵原因,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暗示,認爲選擇吃到飽是「因爲有選擇的自由」、「選擇可以多樣性」。有位網友分享他在日本節目中看過專家講解,其中有位社會經濟觀察學者分析,「人在做選擇的時候,會考慮很多,而吃到飽的模式,可以避免消費者在選擇時產生壓力。」因此,就算吃到不滿意的餐點,也不較易有失落感。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希娜.艾恩嘉(Sheena Iyengar)曾做過實驗,她得出一個結論,「選擇太多的時候,顧客會不知道到底該買哪一個,而陷入選擇疲勞的狀態」。吃到飽模式就是逆向思考,它呈現多元的商品提供享用,在業者制定的價格內,可以盡情享用想吃的食物,在用餐時間內,只需要吃飽,不需做任何思考,於是能消除用餐客選擇的壓力,完成一場美食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