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快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力爭2024年低空經濟全產業規模達260億元

當下,低空經濟正在成爲新的發展“風口”,成都也在加速“入場”。5月20日召開的成都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上,成都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聚焦“打造西部低空經濟中心”發展目標,市交通運輸局正會同成都市口岸物流辦、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等部門,按照“快起步、飛得起、管得住、發展好”總體思路,加快推進低空經濟發展。

基礎條件:

工業無人機全產業鏈收入突破100億元

會上,成都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目前成都低空經濟基本情況。在深化空域管理改革方面,成都持續鞏固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成果,有人機累計飛行超過40萬架次、8萬小時,無人機累計飛行超800萬架次、60萬小時,位居全國前列;同時建強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創新空域使用申請“報備制”和無人機“按照高度分層融合飛行”模式,無人機飛行申請時間由平均7天縮短至起飛前1小時報備。

在工業無人機方面,成都不斷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已形成包括原材料、基礎零部件及系統、整機制造和運營服務的全產業鏈圖譜,產品實現從10千克到噸位級全覆蓋,2023年成都工業無人機全產業鏈收入突破100億元;同時加強鏈主企業培育,已聚集中航無人機、縱橫股份、沃飛長空等一批領軍企業,上市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三位;建成15個工業無人機領域省級以上平臺,科研實力不斷增強。

同時,成都加快應用場景建設,堅持需求導向,制定低空飛行應用場景清單,梳理形成65個具體應用場景,推進城市短途載人飛行應用場景建設。此外產業基金保障也不斷增強,2023年,四川航空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成都交投航投基金等8個航空產業基金完成投資額超80億元,爲中航無人機、縱橫、騰盾、傲勢科技等企業提供有力資金支持。

未來計劃:

加快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

目前,低空經濟已成爲成都重點產業鏈。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將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堅持“空域端”“產業端”“應用端”同向發力,加快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具體包括以下舉措:

成都將持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推動與沃飛長空、中航無人機等企業打造創新聯合體,佈局低空風洞試驗場等科技基礎設施,打造航空器測試基地。同時搶佔未來核心賽道,聚焦工業無人機、eVTOL等細分鏈條持續發力,推動沃飛AE200eVTOL產品適航取證。此外成都將大力引育市場主體,着力培育成都本土鏈主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力爭2024年低空製造產業規模突破65億元,帶動低空經濟全產業規模達到260億元。

此外,成都將完善頂層設計,優化產業佈局,推動四川天府新區加快建設低空經濟綜合集成示範區,做強彭州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功能,提升金堂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質效,推動全市低空經濟錯位協同發展。

成都將編制相關規劃,加強法規保障、設施保障和人才保障,成立成都市低空經濟發展研究院和低空經濟專家委員會,鼓勵支持市內院校加強低空經濟領域相關專業學科建設,加大低空經濟產業領軍人才引育力度。

紅星新聞記者 王俊峰 王垚

編輯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