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部長快回辦公室!」 葉金川點出新冠防疫下半場4大隱憂

衛生署前署長葉金川。(圖/資料照/記者魏有德攝)

記者嚴雲岑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全球確診人數破千萬,臺灣卻守住上半場,維持447確診。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表示,臺灣對病毒控管,整體來說可圈可點,但半年來也看到4大隱憂與問題,像是核酸檢驗量能偏低、醫療量能不足。他也對衛福部長陳時中喊話,請他不要在全臺趴趴走,「快回臺北辦公室,進行下半場的備戰吧!」

葉金川今(1)日低調錶示不願受訪,但同意使用臉書內容。他在臉書寫道,臺灣之所以能控管新冠肺炎,在於法律組織與人力中央地方架構完成、邊防精準疫調能力,還有徹底的全民宣傳教育與超配合的民衆。另外,口罩國家隊健保資訊數據世界一流,也幫臺灣守下第一道防線

不過,在疫情延燒半年後,他也看到一些隱憂。首先爲核酸檢驗量能偏低,一天最多隻能檢驗4000件,不僅速度慢,自動化與混篩(bulk screening),都遠遠落後於美國德國,未來若要執行廣篩入境普篩與自費篩檢、社區流行調查,將成爲瓶頸

第二點爲防疫旅館、集中隔離場所嚴重不足。葉金川寫道,累積本土感染個案幾乎都是家族成員,但隔離地卻以居家爲主,讓他不僅擔憂,「隔離場地不足,如何開放外國商務旅遊客呢?」此外,醫療量能不足,疫苗研發恐落後美、英、中一年,也成爲下半場防疫站的一大隱憂。

中場休息太久了。」葉金川寫道,指揮官其實沒必要到處促銷國旅美食觀光,「7月1日下半場開始了,陳時中部長,請快點回臺北辦公室,進行下半場備戰。」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把檢驗和疫苗進度盤整,並定出進度,舉全國力量去完成,因爲有檢驗能量,纔會有鬆綁出入境管制的可能;有國產疫苗,纔有可能結束這一場沒完沒了的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