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迺訓快評》復必泰來了 陳時中的臉綠轉紅了

8月底首批到貨的BNT若寫上中文「復必泰」字樣,無異是重重打臉民進黨政府當初堅持不讓中國代理疫苗入臺的政策。(中時報系資料照)

不久前在鴻海、臺積電與慈濟等民間力量求爺爺告奶奶的拜託下,執政黨才「勉強」同意讓BNT疫苗入臺。現又傳出可比表定時間提早一個月抵臺,此訊息對臺灣人民而言有如天降甘霖,對民進黨而言卻有如噩耗,因爲萬萬沒想到的是,8月底首批到貨的BNT竟公然寫上中文「復必泰」字樣,無異是重重打臉民進黨當初堅持不讓中國代理疫苗入臺的政策。

一旦確定放行,也就等於民進黨政府向全民承認,當初以國安理由堅決反對港澳銷售模式進行採購,根本就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考量,壓根與國安無關,民間聞訊早已是「昨非今是」、「髮夾彎」、「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一片罵翻。

反觀事主衛福部長陳時中竟可一派輕鬆樣,聲稱既然防疫是唯一考量,相較標籤上的字樣,更重要的是內容物是否安全有效,且BNT疫苗仍然是由原廠而來,疫苗抵臺後也必須經過檢驗封緘,只要符合臺灣的規定就會開放民衆接種。

當初口口聲聲「國安」考量第一,現在改口說防疫是唯一考量,好像之前的堅持都沒發生過一樣,陳時中態度豈不令人民火大?還是說這是間接證實近期內閣改組的傳言爲真,所以陳部長「不演了」?

臺灣因爲民進黨那莫名其妙的意識形態堅持,將好端端的商業行爲,硬是搞成「中國疫苗」的認知戰戰場。幾個月下來,換來的是將近16000個染疫個案,以及累計829個死亡案例。

可想而知,如果早早放行「復必泰」,現在就不會發生爲「比表定時間提早一個月抵臺」感到開心,這種幾乎是喪事當喜事辦的事情;更不用勞駕鴻海、慈濟等民間團體,執政黨自己就能辦好採買疫苗事宜;更重要的是,染疫死亡人數只會少不會多!那些爲此而死的人民,陳時中部長難道不該道歉?

因爲力擋「復必泰」導致疫苗取得無限延後,讓臺灣既要巴望其他疫苗大廠同意採買提早出貨,還要看政府靠美、日緊急援助的「詠春疫苗」度過民怨爆炸危機,再包裝成一切都是美臺友好、日臺友好的虛僞假象。

對此柯文哲說得好:「既有今日 何必當初?」但柯文哲沒想到的是,民進黨想的是:「即便如此,照幹不誤!」恐怕執政黨早早就將高端設定成一場政治豪賭,其他疫苗只是爲了高端開打前「墊檔用」。

百萬劑的復必泰疫苗抵臺看似幸事,只怕會爲高端疫苗施打進度帶來利空。更不幸的是,因爲寧打復必泰而等的預期心理,又會讓疫情有死灰復燃的可能。到時候會不會出現執政黨帶頭責怪人民不打高端才導致疫情加劇的荒謬說法?且讓我們看下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