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駿季:「以農爲本 光電加值」政策不變

準農業部長由代理部長陳駿季真除。圖/呂雪彗攝

準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表示,對於極端氣候導致的產銷失衡問題,陳駿季表示,未來農業部會特別強化「韌性農業」,透過智慧生產跟數位服務,提升農業韌性,降低農業經營風險。至於農地種電的爭議,陳駿季表示,農業部基本立場是以農爲本,光電加值,這個政策不會改變,也會兼顧生態平衡。

至於臺美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要進入農業等議題深水區,陳駿季說,農業貿易談判議題會先確保品項對農民造成生產跟收入的狀況,在此前提下,纔會去談相關市場進入的議題。

陳駿季今天在第五波內閣公佈記者會上,回答農業都靠補貼,如何讓農業產銷回到常軌時表示,農業面臨極端氣候很大挑戰,過去八年來農業部一直積極強化農業體質,農業基礎建設,及提升農業競爭力,投入很多資源,讓部分外界誤認爲農業就是弱勢產業,農民是靠補助而過活的職業。但其實看到天候不穩造成糧食安全的不確定性時,應該去思考如何讓農業更永續經營,他強調,農業特別是經營者,它應該是被鼓勵被支持及認可,並不是受補助而過活的職業。

陳駿季說,未來農業部會強化韌性農業,會運用智慧生產跟科技服務元素來提升農業韌性,降低經營風險;持續針對農地跟水資源做更有效品質的確保,過去是量的提升,現在是品質確保,如此可讓產銷秩序更有計劃性,後續會針對整個企業跟農民夥伴關係,透過企業類似極端產區栽培模式,確保產銷秩序,把優質產品拓往高端市場,農業需要大家努力,未來農業政策希望在現有制度下更提高農業競爭力。

對於過去在農業種電衍生諸多爭議,陳駿季表示,「以農爲本、光電加值」的政策不會改變,整個光電各部會共同努力推動的重要政策,在再生能源部分,積極推動農業剩餘資源再利用,予以能源化材料化,提供更有效能源作替代,這個政策會積極推動,也會考慮生態平衡性。

至於臺美貿易倡議,美方將對牛豬的政策提出更多高標準的要求,如何確保農民權益?陳駿季說,我國積極加入各種國際貿易組織,臺美倡議第二階段討論農業議題,討論的是如何面對環境變遷永續農業的倡議及支持,對未來農產品進出的相關貿易談判,農業部一定會確保品項,對國內農民確保生產跟收入,在此前提下才會去談市場進入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