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積極協助傳統產業升級再造 四年投743億元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5)日參訪「大統新創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5)日參訪大統新創股份有限公司(1470)時表示,他上任批覈的第一份公文即爲「淨零排放路徑112-115綱要計劃」,預計在四年投入743億元,進行產業的環保永續。同時在疫後特別預算中,經濟部也規劃投入100億元經費,希望帶動產業升級。大統新創公司就是上述政策目標的優良典範,不斷研發創新優質產品,並投入節能減碳及綠色生產作業流程,盼此等優質企業成爲臺灣其他產業的學習標竿,讓臺灣整體產業發展更臻完善。

陳建仁表示,他上任時,蔡總統即交代四大任務,其中一項任務爲協助傳統產業升級再造,達到低碳化、智慧化的目標,並注意環境保護,爲臺灣下一個十年的產業發展奠定最好的基礎。而他上任後批覈的第一份公文即爲「淨零排放路徑112-115綱要計劃」,集合九個部會的力量,預計在四年投入743億元,進行產業的環保永續,其中紡織業的低碳轉型就是一項重要項目。

陳建仁指出,今(2023)年1月行政院提出「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並獲立法院三讀通過,目前疫後特別預算正在審查中,其中一項即作爲提升臺灣經濟社會韌性之用,經濟部也規劃投入100億元經費,希望帶動產業升級,並朝智慧化、低碳化的目標發展。

陳建仁指出,1970、80年代,臺灣被稱爲「紡織王國」,紡織產業在臺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爲推動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引擎。當時大專院校紡織相關學系如同現在的資訊科系般熱門,許多畢業生都投入紡織產業,付出人生中最黃金的20、30年,並伴隨着產業一起成長。如今面對全球市場成本的競爭,臺灣紡織產業並未因此失去關鍵地位,反而透過科技研發與設計成功轉型,從傳統產業變成前瞻產業,使臺灣成爲全球第三大化纖生產國。

陳建仁指出,全球最好的機能布料有七成來自臺灣,以去(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爲例,有九個國家代表隊穿着臺灣制(Made in Taiwan)的球衣,其中包括冠軍阿根廷隊,足見我國紡織業已成爲世界典範,更是足球場上的隱形冠軍。對此,陳建仁特別感謝臺灣紡織產業的努力,不斷創新研發,使臺灣的機能布料成爲世界第一,這就是真正的Taiwan NO.1,因爲有大家的付出,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厲害。

陳建仁說,過去幾年來,受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產業都過得相當辛苦,但仍有不少產業利用疫情期間,不斷研發創新,蓄積更多發展能量,大統新創公司即爲其一典範,該公司葉泉發董事長帶領員工持續投入研發,除生產更多優質的產品外,亦投入減碳計劃,加入綠色生產行列,建置屋頂型太陽能電廠及節能設備,減少用水及用電量,每年減碳量約1.1萬公噸,且相關製程亦符合國際標準,讓全球驚豔臺灣產業的長足進步。希望這些優質企業都能成爲產業的領頭羊或領頭雁,帶領檯灣其他小規模產業學習,讓整體產業發展更臻完善。

陳建仁也提到,大統新創公司的經營理念爲「Passion breeds innovation(熱情孕育創新)」,因爲該公司擁有關懷他人的熱情,希望每一位客戶都能夠穿着舒適,因而不斷產生創新能力,研發新的布料,讓服飾的發展邁向更好的階段,令他深受感動。看到大家十分積極努力推動產業發展及節能減碳等工作,對人類也有更多關懷,讓「臺灣製造(MIT)」的標章能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亮,也讓國人更有信心臺灣產業在大家努力之下,一定能更上層樓,帶給臺灣人民更好的經濟生活、社會安定,同時也帶給全人類更美好的產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