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將至 六面向學習識老
嘉義成全臺最老縣 金門緊追在後
臺日韓扶老比狂飆
老年人支出居高不下
前言 明(2025)年臺灣將進入每五人就有一位65歲老人的「超高齡社會」,老年家庭更有5成落在低所得族羣。不過,誰說老了只能被病痛囚困晚年,高齡者愈來愈有智慧,想要決定慢老,越活越有勁。因此,本報製作數位專題,就健康與財富、居住正義、照護之間、延後退休等面向探討,與讀者分享,在老年時期活出精彩美麗的人生。
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至80歲以上,但高齡者需仰賴他人照顧的「不健康餘命」(俗稱臥牀)約8年,代表臺灣人平均壽命中,有10%的時間是不健康的。「老人養超老人」,在臺灣社會比比皆是。
72歲的陳永豐是前文化部政次退休,他們家就是屬於「老老照顧」類型,且照護費用所費不貲,年改後並不是一個退休公務員能負擔得起,所幸家中有6個兄弟姐妹,尚可減輕壓力。
「很多人叫我們放棄」,陳永豐說,母親住進養護中心後,每天有正壓氧照護,精神比前二年大好,看見兒子會咬耳朵講過去的故事,還會哼着日本歌曲,追劇看八點檔,做子女的怎麼捨得「放手」。
而中年照護者,工作、照護難兩全是最大的辛酸。55歲的王小姐育有三子女,平日要工作又要照顧78歲的母親,也觀察到很多同輩因爲照顧長輩而影響工作。22歲正服替代役的芋頭是獨子,雙親離異,他照顧82歲中風的老奶奶,平日疲於往返學校、家庭及醫院,也因此改變了人生藍圖。
依據111年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再過四年(117年),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開始低於三分之二,勞動力不像以往充沛,隨着老年人口快速升高,在149年時扶養比將大於100,幾乎較上次推估又提前4年,臺灣老得比日本快又猛,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只花了7年。
內政部公佈最新二項統計,印證臺灣正敲響高齡化失速的警鐘!112年底全臺有超過四分之一縣市進入「超高齡」社會,有6個縣市65歲以上長者佔總人口超過2成,分別是嘉義縣、臺北市、南投縣和雲林縣,新增的是基隆市和屏東縣。另112年6月底「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亦即全爲65歲以上老人的住宅數)達71.56萬宅,比起10年前成長快2倍。其中,僅1名老人「獨居宅數」爲54.25萬宅,十年也幾乎翻倍。
邁入超高齡社會面臨最迫切的課題就是,長照重擔、中高齡就業問題、環境(包括居住)不友善等面向,社會大環境對「老人們」的到來,真的準備好了嗎?學習識老,纔不致仇老,針對銀髮生態系應提出具創新性的思維,進行老人社會工程的大改造,讓「老有所居,老有所養,老有所終」顛覆傳統窠臼,打造青銀共融、老幼共學、老人樂居的快樂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