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1張王牌快出手 大咖嚇爆驚現不尋常動作

長榮借券賣出張數外資本週回補逾6萬張,被視爲股價起漲訊號。(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貨櫃三雄挾高殖利率題材,不甩俄烏戰火,在本週表現相對抗跌,從籌碼面觀察,長榮這星期外資「借券賣出餘額」單週暴減逾6.5萬張,如此大舉還券的不尋常操作,是否代表股價重新「開航」。對此,專家表示,長榮軋空力道與當衝動能確實較航空股更有肉,若三月股利政策這張王牌出手,讓市場大驚喜,還能延續漲勢。

長榮「借券賣出餘額」從今年1月7日的8.4萬張不斷暴增,至2月7日逼近15萬張高點,代表外資看法偏空,也壓抑股價表現,這期間長榮股價從145元殺至110元才止跌,但隨着股價V型反彈,「借券賣出餘額」也一路下滑。

長榮股價本週逼近150元關卡,「借券賣出」張數單週(2/21~25)也暴減逾6.5萬張,只剩下7.5萬張波段新低,外資罕見大動作回補借券,是否意味着未來股價重新啓航,手上有船票的水手們不妨留意。

長榮去年前三季每股獲利30元,估全年有45元水準,若以2021年配息率50%來估算,三月宣佈股利可能落在22元左右,週五(25日)收盤價143.5元計,殖利率高達15%,以目前股價位階來看,很容易出現低接買盤。

前外資操盤手、摩爾投顧分析師張貽程指出,長榮借券賣出餘額到週五(25日)已經大回補7萬多張,帶動股價波段上漲約6%的漲幅,他認爲就籌碼面而言,航運貨櫃三雄在2月最後一週的大震盪下,確實成爲「臺股避風港」,投信和外資連日加碼買超以避避烏俄的風頭,加上軋空力道與當衝動能,長榮相對航空股而言,確實肉比較多。

張貽程解析,同一時間的陽明和萬海,因爲原本借券賣出餘額就沒有長榮高,所以其實陽明和萬海軋空力道有限,若想嘗試做短波段賺價差,首選長榮比較佳,不過建議想進場的投資人,不要買在相對高點,趁當衝賣壓拉回再進場,然後一定要緊盯籌碼面訊號、法人借券賣出餘額、融資融券等籌碼變化,做好停損停利計劃。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