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追蹤/工研院ICT TechDay 大秀新技術
工研院研發「V2X See through」技術,結合V2X車載通訊,透過車載裝置即可掌握前方車輛視角的行車影像,就像智慧座艙千里眼。工研院/提供
低軌衛星具備低延遲、低成本等特性,被視爲補足未來網路通訊的重要角色,也是各界亟欲搶進的關鍵領域。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補助下,工研院自主研發國內首套低軌衛星地面設備系統,不僅「從0到1」完成陣列天線射頻晶片的開發,掌握我國關鍵射頻晶片技術能力;在地面設備架構部分,也協助臺灣ICT廠商如耀登、鐳洋、仁寶等,完成地面設備架構與介面設計,成功協助我國ICT產業打入國際前三大衛星廠,爲臺灣的ICT產業從地面邁進太空。
工研院也在資通訊年度重要盛會「2023 ITRI ICT TechDay」,展出國產化的低軌衛星地面設備系統,臺灣廠商可以跳脫過去只能做基礎代工的價格戰,協助其掌握自主關鍵技術,未來可依國際大廠規格設計陣列天線,打入全球低軌衛星產業鏈。
由於低軌衛星移動速度快,每秒可達7.5公里,如何精準接收到波束訊號,成爲一大挑戰。工研院利用波束對準演算法,突破衛星高速飛行、距離、環境等難題,在一秒內就能高速追星,就像追上11倍快的F16戰鬥機(時速達2萬7,000公里)一樣。
展覽現場也展示太空通訊新紀元,透過低軌道寬頻衛星通訊,成功啓動畫質清晰的視訊串流影像,藉此驗證訊號強度。未來,工研院將持續協助產業,搶攻產值高達千億美元的太空通訊商機,拓展臺灣在全球低軌衛星產業中的能見度。
工研院「ICT TechDay」(資通訊科技日),展示多達34項技術成果,聚焦低軌衛星、車聯網、5G/6G通訊、資安、生成式AI等趨勢,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丁邦安指出,資通訊產業順應市場需求快速更迭,供應鏈從過去的全球化模式,逐漸走向區域化、在地化或短鏈化;未來硬體銷售限制將逐漸大於軟體,企業開放化(Open)、智慧化(Intelligent)成爲產業驅動力,加上追求永續經營,綠色化(Green)亦爲投資重點,甚至催生更多新創事業以完備產業鏈。因此工研院鎖定「創新開局OPENINGS」爲發展重點,期望能爲國內ICT產業分擔技術研發風險,掌握先機。
智慧座艙 提升行車安全
汽車螢幕上,不僅能看到前方畫面,竟然還能穿透前車,看到前車視野,讓駕駛彷彿有了「千里眼」般的超能力。這是工研院研發的「V2X See through」技術,結合V2X車載通訊、影像辨識、影像縫合等,提供駕駛前車的穿透融合影像,創新突破全球首見。
根據警政署交通事故統計,未注意車前狀態是主要發生意外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夠及早掌握前方突發狀況,便能及早應對。一般智慧車輛上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只能偵測駕駛所在車輛的當下狀況,但有時視野被前車阻擋,導致反應不及。
「V2X See through」技術最大特色就是讓駕駛看到前車視角的行車影像,透過車載裝置以5.9GHz ITS專用頻段,於兩車之間互傳訊號,將前車ADAS偵測到的畫面回傳,再透過影像縫合技術,融合於後車駕駛螢幕上,達到穿透前車的X光效果,幫助駕駛及早因應危險。
由於需要兩車之間互傳影像,工研院率先鎖定商用車隊推展應用;另一方面,商用車隊噸位更大,需要更長的煞車距離,更適合應用這項技術輔助來提升安全。目前這項技術已和國內的車電業者和智慧座艙業者洽談合作,期望未來可成爲智慧座艙中重要的安全輔助系統,也協助臺灣的車電業者打入全球突破千億美元的車用安全市場。
Janus出馬 守護資料安全
Janus會阻擋惡意攻擊,宛如智能資安管家。工研院/提供
資安意識還停留在防火牆?靠系統評估誰是好人、壞人?不如從行爲控管。工研院研發的「自動化網路控管技術Janus」,不同於傳統身分辨識的資安手法,以獨特的物聯網行爲識別技術,多面向歸納聯網設備的正常行爲,自動生成白名單,排除異常行爲。例如行爲單純的產線聯網機臺或醫療設備,若出現特殊行爲,Janus便會阻擋惡意攻擊,宛如智能資安管家。
Janus整合在輕巧硬體中,可隨插即用,只要插上聯網機臺設備,Janus專利的演算法技術,便會自動學習分析設備行爲,學習時間視設備複雜程度而定。目前應用在相對單純的充電樁上,僅半天時間就能分析完畢。
由於隨插即用的便利性,加上又能自動生成白名單,完全不須人爲操作調整,目前Janus率先鎖定資源較少的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建置費用也比傳統資安大廠的防火牆裝置節省許多,協助企業打造資安防護網。
目前Janus已成功與連鎖醫療體系、日本跨國商社等合作,將技術應用落地在智慧醫院、智慧工廠、充電樁等場域。隨着萬物聯網時代來臨,未來Janus商機可期,只要是有聯網需求的設備,都可用Janus控管。看好發展潛力,Janus團隊預計在今年第2季衍生新創公司,搶攻龐大的IoT市場。
生成式AI賀卡 不用1分鐘
由工研院研發的「生成式AI賀卡」技術,有趣應用吸引不少人體驗。工研院/提供
對着鏡頭拍下照片,接着選擇畫風和節日,45秒後,便得到一張有着水彩風格的肖像聖誕卡片。由工研院研發的「生成式AI賀卡」技術,有趣應用吸引不少人體驗,吸睛賀卡的背後核心技術,正是近來最夯的生成式AI。
工研院事先設定好不同畫風,如油畫、水彩、水墨和浮世繪等,接着搭配元旦、中秋、國慶、耶誕等節日,依個人喜好組合,一鍵按下,AI便立即擷取人物肖像和節日背景進行風格轉換,再加上簡單賀詞,就是一張超有個人風格的節慶賀卡。目前工研院已和拍貼機業者洽談合作,拍照後便能立即轉換風格,增加趣味。
不只用於賀卡生成,強大的AI運算技術,未來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比如用在產品設計上,AI能快速生成不同產品外觀;用在室內設計上,也能打造不同風格的房間;用在出版業上,可生成不同示意圖;用在娛樂產業上,也能做出多樣的真人造型。
更特別的應用是,製造業在進行AI瑕疵檢測時,常需要蒐集許多瑕疵照片,作爲AI模型的訓練養分,但瑕疵照片有時不易蒐集,此時便能透過生成式AI自動產生不同瑕疵圖片,加快訓練AI模型。
工研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是國際級的應用研究機構,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爲任務。工研院聚焦客戶新價值,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爲解決方案,用科技創新翻轉生活,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發展解決方案、創建嶄新市場,引領產業社會邁向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