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臺化董座暢談「碳權交易」 只是奔往終極目標的工具

洪福源表示,所謂的「碳權交易」其實一切的一切都爲了終極目標「碳中和」, 「碳中和」是真實的事情,而不論是碳關稅、碳稅或是碳權,都只能說是爲了達到「碳中和」的工具。

洪福源將達成終極目標「碳中和」的路徑細分爲兩路,即積極和消極,所謂的積極面就是,臺化積極砸錢投資,2020年碳排放已較2010碳達峰年降低30%,2030年將再減排25%,計劃投資將金額提高至185億元,但究竟2030年後該怎麼進行下一步,確實在技術上是很大的挑戰。至於消極面,則是碳關稅、碳權或是碳稅等手段,其中,又以碳稅是最爲消極的。

但洪福源強調,不論是碳稅、碳權或是碳關稅等,一定要有標竿,交易纔可以有所依據,想介入的產業纔可以做,儘管臺灣現在碳權已經有平臺,但是還是很空,反觀大陸市場來說,平臺標竿就做得很好,臺化在大陸的相關事業體先前就因爲做得好受到獎勵。

現階段市場廣泛熱議的「碳權」其實就是「排碳的權利」,終極目標就是可以邁向「碳中和」,其實不只碳權交易,其他包括碳稅、碳關稅或碳費其實更像是工作或亦是手段,主要就是期望藉由「將碳排放貼上價格標籤」的道理,提供企業經濟上的誘因,進而達到實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這個概念也是目前國際公認最有效的減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