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連線-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 獲TFDA許可

黃金陣容宣佈加入打擊國人癌症之首—大腸癌的防治工作;圖爲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右起)、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國泰綜合醫院院長李發焜。圖/陳逸格

臺灣每年有近17,000例大腸癌新發生個案,爲最常見的癌症。基於「自己的國人自己保護」,臺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與雲象科技宣佈,三方合作的「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aetherAI Endo」獲得衛福部TFDA醫材許可,加入打擊國人癌症之首—大腸癌的防治工作。這項成果,不僅可望利用AI輔助,提升大腸鏡檢查的效能,並且推動提升大腸癌篩檢品質的各項工程,從目前第一階段的篩檢,到病竈診斷分類以及整體品質之控管,全方位藉助AI優勢,輔助醫師診治,力求打擊多年來揮之不去的「癌王」夢魘。

藉AI人機協作進行大腸鏡檢查,約可提高14%~30% 的腺瘤偵測率不等。這次三強攜手共同研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aetherAI Endo」,包括一般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瘜肉,皆能被AI捕獲,準確度高達95%,可彌補醫師之間偵測能力的差異,爲病人人數多、時間又緊迫的醫師與醫療單位提升檢查品質,而病患則可因此獲取更可靠的檢查結果。

「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aetherAI Endo」的研發團隊堪稱國內黃金陣容,結合臺灣消化系醫學與大腸鏡診治重鎮臺大醫院與國泰綜合醫院,跨兩院共收集超過3,000位病患、逾40萬張影像資料提供人工智慧訓練,當中不乏偵測高難度卻又高風險的非隆起型腺瘤,並針對臨牀工作流程與人體工學開發而成。

而在研發過程中,團隊更動用多位大腸鏡病竈偵測率極高的專家,與高難度病竈的偵測好手來協助內視鏡影像的標註,更增益此一系統的可靠性。

臺大醫院表示,選擇和產業界合作進行此項攸關大腸鏡核心品質的醫療人工智慧的開發,是希望研發結果不僅僅服務檯大醫院的病人,也能嘉惠全臺灣,甚至能打國際杯、世界盃。此外,臺大醫院積極運用人工智慧打造高品質的大腸癌篩檢生態系的腳步不會停歇,與大腸癌篩檢相關的重要面向,都將是團隊未來亟欲運用人工智慧挑戰與克服的課題。

國泰綜合醫院指出,未來勢必會有愈來愈多透過AI和大數據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進入到臨牀應用,輔助醫師從疾病的診斷治療、精準檢測與預防。而AI系統的臨牀落地,從事前的跨產業合作、臨牀驗證到法規面取得許可證,不僅需要投入許多的人力與時間,還需通過層層審覈。如何搶得產品發表先機,好讓臺灣的醫療AI成果更具國際競爭力,將是未來共同努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