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兩會定調經濟目標 預期陸經濟平穩復甦

回顧2022年,中國經歷了高通膨、俄烏戰爭地緣政治風險、多處爆發疫情等不利因素共振,當前市場的關注點聚焦在於2023年的政策立場與經濟目標。

相比2022年,我們認爲中國政府今年進一步寬貨幣的空間有限,財政政策可能更具擴張性,預計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量將會上升。貨幣政策可能會提供流動性支持,同時各地政府將加大對新增長領域的支持力度,以確保高品質、持續性的發展。

與此同時,根據中國官方公告,中央政府將會進行重組,創造一個權力更加集中的架構,以便政策制定及執行,同時有助促進資源分配、重組經濟,並提高關鍵技術自給自足。

中國「兩會」工作報告設定,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爲5%左右,雖然這個目標較爲溫和,但這反映今年的政策立場仍然以支持增長爲目標,並推動高質量增長模式。在面對全球經濟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下,我們相信政策上仍然會保留一定靈活性。

除了短期的優先事項,中國領導階層的新經濟團隊有望調動更多資源用於長期計劃。官方很可能會重申,優質增長將會是未來十年的經濟主題,意味着半導體、再生能源、生物科技等領域或迎來持續投資。

在經濟復甦及貨幣政策或趨向寬鬆下,中國股市於近月反彈。截至今年1月底爲止,滬深300指數較去年11月的低點反彈20%,MSCI中國指數的漲幅更超過50%。受惠於經濟全面重啓,大型消費者品牌的表現最爲理想。

雖然如此,投資者情緒尚未完全恢復,2月份股市表現不濟便印證了這一說法。房地產市場疲弱以及私營企業信心不足是主因,導致不少個人投資者對消費復甦能否延續持審慎態度,而且其他行業仍然面臨壓力。

即使中國股市的短期波動,但是中國大部分行業的增長前景依然強勁,且在政策力度加大下,有望提振上升潛力,我們因此對中國股市投下信心一票。由於內需持續增長,加上政策利多推出,技術自給自足、綠色發展,以及消費升級等長期結構性增長主題可能脫穎而出。

整體而言,消費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已重新動用儲蓄且更願意消費,最近春節期間的客運量數據大幅上升,票房收入數據持續強勁,國內和國際旅遊業也在回暖。

我們還看到低收入家庭對商品的需求有所增加,尤其是對非必需商品的需求,而且來自超額儲蓄的額外推動可能會提振消費增長。

總而言之,迄今爲止有限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甦的力度和構成,大致上符合預期。然而,北京需要關注揮之不去的逆風,並採取行動限制其影響。我們認爲,進一步的政策支持將會陸續出籠,以鞏固經濟復甦的基礎,增強對金融市場的信心。

事實上,中國重啓經濟成功的影響,遠遠超出其國界,對廣泛亞洲、新興市場和歐洲來說,同樣有正面作用。經濟復甦有望重新提振出口市場,預期服務和消費亦會強勁。對於全球市場,中國回覆經濟活動有助於減輕供應鏈問題,進而緩解通膨壓力。中國的經濟復甦趨勢正在鞏固,我們預計會有更多的政策支持,以確保經濟活動平穩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