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獵人被警追 古清芳1原因放下獵槍成護蟹志工逾20年
護蟹志工古清芳(右)過去曾爲獵人身分,如今放下獵槍,投入保育行列。記者胡瑞玲/攝影
交通部公路局爲減少陸蟹遭路殺機率,與專家學者及NGO合作打造陸蟹廊道3.0,並配合志工在熱點區域以人力撈蟹進行調查記錄後,直接帶到海邊釋幼,其中過去曾爲當地惡名昭彰的獵人古清芳,由於女兒因他遭同儕議論,因此決定洗心革面,成爲護蟹志工,協助撈蟹調查紀錄,迄今已從事生態保育逾20年。
古清芳從小跟着鄰居學習打獵,捕捉各式野生動物販售作爲收入來源,雖曾在北部工作10年,但最後仍回到家鄉以獵人身分維生,因其身手矯捷,加上經驗豐富,每次出門打獵都能滿載而歸,看似不起眼的陸蟹也是他捕獵的對象之一,捕撈到的陸蟹可以販售給民衆食用,也可提供給漁業作爲魚餌。
打獵成績輝煌,但古清芳說,由於他劣跡斑斑,被當地民衆及警察視爲惡名昭彰的獵人,不僅在外畏畏縮縮,出門打獵風險高,妻子在家也會擔憂得徹夜難眠。
古清芳表示,他之所以會下定決心放棄獵人身分,投入保育工作的契機,是因他的獵人身分,讓女兒在學校遭同儕議論,並受到異樣眼光看待,不捨女兒受到委屈,因此在看到墾管處的生態志工召募課程後,就決心加入保育行列。
古清芳笑稱,從事生態志工第1年「根本是當臥底」,會通知過去一起打獵的獵人哪裡要避開警方巡邏等,但後來認識各個陸蟹方面的專家學者,自己也花時間鑽研陸蟹並協助研究調查,因此後來發現陸蟹新品種,學者也以他的姓氏命名,因此有了「古氏擬相手蟹」。
古清芳坦言,從事生態保育過程中,因爲辛苦且薪資不比過去當獵人優渥,曾一度思考是否回鍋老本行,後來每次他犯「獵癮」時,就會找生態專家學者聊天、喝咖啡,避免再想打獵一事,迄今已從事生態保育工作逾20年,1年有300天穿梭在溼地間和海岸邊,觀察陸蟹和各種生物,不僅走出自己的價值,還有自信與驕傲。
臺26線香蕉灣路段,爲全臺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爲減少陸蟹遭路殺機率,交通部與專家學者及NGO合作打造陸蟹廊道3.0,並配合志工在熱點區域以人力撈蟹進行調查記錄後,直接帶到海邊釋幼。圖爲抱卵陸蟹。記者胡瑞玲/攝影
臺26線香蕉灣路段,爲全臺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爲減少陸蟹遭路殺機率,交通部與專家學者及NGO合作打造陸蟹廊道3.0,並配合志工在熱點區域以人力撈蟹進行調查記錄後,直接帶到海邊釋幼。圖爲抱卵陸蟹釋幼情況。記者胡瑞玲/攝影
臺26線香蕉灣路段,爲全臺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爲減少陸蟹遭路殺機率,交通部與專家學者及NGO合作打造陸蟹廊道3.0,並配合志工在熱點區域以人力撈蟹進行調查記錄後,直接帶到海邊釋幼。記者胡瑞玲/攝影
護蟹志工古清芳過去曾爲獵人身分,如今放下獵槍,投入保育行列。記者胡瑞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