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炙手可熱的光谷中心城 如今並不火了 爲何前後的反差極大

武漢分爲漢口、漢陽和武昌,在曾經合稱爲武漢三鎮,漢口、漢陽和武昌曾經的級別是鎮。

隨着城市化的發展,我們依然會喊武漢三鎮,但是武漢已經被稱爲新一線城市,武漢各地的發展如日沖天,漢口、武昌和漢陽三個區域各自包含至少有2-3個行政區,曾經的三鎮飛速擴容,已經有後來居上者成爲武漢的第4鎮,它就是光谷。

光谷曾經被老武漢人稱呼鄉里的,隨着城市化的發展,已經成爲武漢新城中最成功的新區,在1015-2022年期間,光谷是武漢樓市最火爆的板塊,光谷是武漢基建最密集的板塊,光谷是各種資源投入最多的板塊。

在最近一兩年,光谷卻突然不怎麼火了,爲何前後的反差如此之大呢?

我們先看看,光谷如何在此前變得非常火。

光谷是全武漢最成功的新區,特別是光谷中心城板塊。

一方面,光谷中心城的規劃標準非常高,左嶺的千億產業落地,華爲、小米這樣頂級的國內品牌企業落戶光谷中心城,光谷生物城,以及光谷的芯片產業,以及大數據健康產業如火如荼,光谷的高新技術產業非常密集。

另一方面,光谷的交通配套,醫療配套,商業配套的密度,公園綠地面積的配套,市政基建的密度和投資總金額,全部都是頂配。

更爲重要的是,無論光谷最火爆的光谷中心城板塊,還是傳統的關山板塊,住宅的面積和供應都是受到嚴格控制的,造成了供需關係的緊張。

宏偉的規劃,飛速的兌現速度,稀缺的住宅供應,高新企業扎堆高薪工作密集,高密度的商業,高密度的公園,寬敞的道路,多條地鐵的規劃和建設,讓人們對光谷的預期,特別是光谷中心城的預期非常高。

那麼,如今的光谷,特別是如今的光谷中心城,爲何跌下神壇呢?

我們在光谷中心城最直觀的感受,在工作日的上班時間,在光谷中心城的道路上幾乎沒有什麼人,顯得這座新城很冷清。

光谷中心城的樓盤已經不再火爆,雖然偶爾有新盤供應,但是火爆程度與曾經天差地別。

光谷中心城的各種配套逐步在兌現,但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依舊還是非常不方便。

光谷中心城已經從曾經的香餑餑,如今冷卻下來,不再是曾經的寵兒,那麼光谷中心城爲何跌落凡間呢?

光谷中心城能吸納人口,但是吸納人口的容量非常有限。光谷高新企業對人的需求沒有傳統企業那麼大,在經濟下行的期間,人口的流動性相對較低,特別是光谷中心城國有企業非常密集,而這些企業的招聘需求非常小,造成光谷中心城吸納人口的數量相對有限,限制了光谷中心城的人口總量。

最初在光谷中心城買房的人羣主要分爲三類,一類是看好光谷中心城發展的投資客;一類是當年買不起關山,貪便宜去買光谷中心城的人們;還有一類是受產業吸引真正落戶光谷城的剛需人羣。

投資客的波動大,又不自住,對光谷中心城的人口增長沒有什麼積極作用;當年買不起關山,而貪便宜選擇光谷中心城的人,會因爲家庭,小孩教育的問題,再度從光谷中心城置換回關山,光谷中心城因爲產業落後的剛需一族,沒有趕上前幾年的紅利時期,又面臨高新企業降薪裁員的困境,讓這些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極大。

因此,如今的光谷中心城,一方面顯得沒有什麼人氣,另一方面顯得也沒有什麼熱度和活力。

光谷中心城不像老城區,有那麼多原住民的老人填充,在平時工作日的上班時間,有中老年人的活動軌跡,

按照目前的情況,光谷中心城需要發展起來,至少需要50-80萬左右的人。

那麼這些人從何而來?

一方面,需要從光谷衆多高校的大學生來,另一方面,需要省內和市內其他地方的人口吸附來。

但是,武漢的薪資水平普遍較低,讓有能力和野心的年輕人留在光谷,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更何況光谷中心城的國有企業很多,准入門檻很高。

那麼,光谷中心城如何改變這樣的局面呢?

光谷中心城的破局點,應該是放開高新壟斷,其他區域協同發展,而非有些人鼓吹過度的集中單方面發展光谷。這裡有個前提是光谷強不強,東湖高新區常年前3,我認爲肯定是強的。

那麼,這麼強的光谷爲何沒起到帶動作用?反而如今顯得非常冷清。

那麼,需要反問一下,其他區域如果發展高新產業,到底會動了誰的奶酪,觸動誰的利益,我引入這條鮎魚,又會讓哪些人感到不舒服?想明白這些道理,其實就想通了。

光谷中心城的產業和基礎建設逐步在兌現,在大環境非常不好的情況下,光谷中心城的破局點依舊還是產業,只有產業能吸納更多人才落戶,讓光谷中心城的人口總量達到發展的閾值,才能更好更快的破局,從目前來看,還非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