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觀察超級財報周 聚焦內需產業

加權指數日線圖

盤勢分析: 通膨構成金融市場的隱憂,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及其他決策官員明顯對節節升溫的物價感到憂慮,預計11月份的FOMC(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將是啓動縮減購債規模的時間點,如此一來,這次的購債計劃可望在明年年中正式結束,升息的時間點會落在下半年或2023年。

雖然未來這幾個月央行只是降低注入資金池的流量,並非回收資金,但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對投資者仍產生心理壓力,加上筆者一再提醒的高基期塑造出「成長趨緩」環境,股價呈現「利多鈍化」的現象。

如外銷訂單9月份總金額達629億美元,月增率17.6%、年增率25.7%,是連續第十九紅,其中資訊通信年增率達39.1%、電子產品成長率21.5%、光學器材年增率19.5%、基本金屬年增率46.5%、機械年增率13.1%、塑橡膠製品年增率28.3%、化學品年增率44.8%,預估10月數據年增率可達22.1%至25.0%,將再創佳績。

合理推估,外銷產業包含大部分科技產業營運熱絡到年底應無太大疑慮,然而股市卻是陷入膠着狀態,究竟是利多出盡,還是利多尚未反應,有待觀察。值得留意本週有美國多家重量級科技公司公佈業績和展望,26日有臉書、27日是微軟、AMD、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29日有蘋果、亞馬遜等,可說是名符其實的「超級財報周」,其結果牽動美股和科技股比重高的臺股,正是測試股市走勢的試金石。

較佳的情境是,多數公司能端出亮麗業績以及未來正向看法,進而刺激股價脫離盤局;次之的狀況是,企業財報好壞參半,展望並不悲觀,至少讓盤勢維持強勢整理,待籌碼沉澱之後,年底前再挑戰新高;比較不利的情況是財報普通,而且對第接下來的營運看法保守,則股市拉回測試支撐將是難免。

就線論線,目前臺股仍是整理格局,加權指數雖然站上月線,但月線下彎中,而且季線由上往下穿過半年線形成死亡交叉後也是持續下滑,17,000~17,100點附近壓力不輕,幸而年線尚處於走揚狀態,顯示長期多頭火種尚未熄滅。

操作建議:

綜合上述,先將此處視爲長期牛市的中段修正,操作上可採取中水位持股,先前低接的臺灣50、中型100、櫃買50、高股息、ESG、永續等指數型ETF可先續抱。

科技股雖有部分IC設計與元宇宙、比特幣等概念股穿梭,但是臺積電端出優良成績單,股價表現卻是有限,透露出在「長短料」和供應鏈的混亂下,投資者追價意願不高,可以先以區間視之,本週的聯發科、聯電、國巨等重量級企業法說可接續參考。

疫情漸緩,內需族羣有谷底復甦機會,資產股如臺肥、臺鹽等、金融族羣如中信金、臺新金、和潤等底部墊高;五倍振興券刺激消費如統一超、全家等亦可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