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願喝全民和解咖啡嗎

1995年12月20日,新黨成員趙少康陳癸淼、周荃拜訪民進黨中央黨部,與民進黨幹部邱義仁陳文茜就「大和解」議題交換意見。(中央社

影視作品重新搬演1995年「大和解咖啡」,兩個立場迥然不同的政黨爲了社會和諧,做出了重大協議。現在朝野有可能坐下來喝上一杯大和解咖啡嗎?

英文總統在2016年勝選後說,沒有一個人需要爲他的認同而道歉;在2020年,蔡感謝沒投票給她的人,說大家都是臺灣人,要展開心放下對立。這些令人動容的話,蔡英文不只說過一次,然而國內對立未曾稍解,反而愈演愈烈,蔡沒有感覺嗎?

政黨輪替是民主國家常態,但是民進黨執政後,一心所想的是打趴在野黨、鞏固統治基礎,永久統治臺灣,於是民進黨運用完全執政優勢,從行政司法考試監察,提好、提滿自己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黨產會、促轉會的成立,即使在野黨提出釋憲要求,在綠營色彩一面倒的大法官會議,怎可能得到正義

2018年民進黨輸掉高雄市長後,至2020年6月6日,從中央到地方黑韓幾乎是民進黨的政治主軸,即使蔡英文在年初總統大選獲得817萬高票,她也無意爲化解藍綠對決,多做一點和解宣示,即使在6月6日罷韓成真的當晚,發生前高市議長許昆源墜樓事件,蔡英文與民進黨高層曾經衷心爲許昆源哀悼嗎?連靈堂都不曾去致意。

接着,中天新聞臺今年12月的關臺事件,難道不是民進黨慘敗2018年高雄市長一役秋後算帳

即將,在中壢、高雄有市議員王浩宇黃捷的罷免案要舉行,接着,又有藍營蘊釀30位民進黨萊委的罷免案,這一切政治上的動盪,難道不是起因於民進黨所發動的罷韓嗎?

執政者高位、手握國家資源,如果想要化解朝野對立氣氛,可以做的事有很多。蔡總統如果心中真的重視「國家的團結」,更應該讓出一些空間給不同的聲音,與其放任意識型態對立,何不如主動釋出善意,讓全臺灣人一起喝一次「和解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