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稱端午是臺灣的中國印記 網友:過聖誕有芬蘭印記?

國民黨政策執行長蔡正元。(圖/記者徐政璿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長達4天的端午連假從8日揭開序幕,但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稍早在臉書上先是簡述端午節由來,接着更直呼,「端午節是非常中國化的節日」,大酸現今去中國化意識擡頭的社會氛圍,「端午節可說是,臺灣島的中國印記。」

「端午節是非常中國化的節日。」蔡正元指出,節日是衡量文化成份指標,臺灣有人積極去中國化,且吹牛臺灣是多元文化、否定文化核心就是中國文化,幻想去中國化以求臺獨,「但臺灣島所有文化節日,幾乎都是中國節日。」

「端午節是非常純的中國文化,起源於春秋時代江蘇浙江地區。」蔡正元說,當時稱「吳越」地區,吳越人自許爲「龍的傳人」,於是有划龍舟;吳越人有竹葉包糉祭天習俗、有燒艾草驅邪避癘風俗,更因夫差、勾踐的故事,而以端午節紀念伍子胥;傳到了戰國時代楚國,又以端午節紀念屈原

蔡正元表示,隨着1621年中國人開始移民臺灣島,端午節逐漸成爲,臺灣島上的節日;從1683年鄭克塽投降大清前,臺灣島上中國人以端午節紀念「開臺聖王」鄭成功,便可知端午受重視的程度,「端午節可說是臺灣島的中國印記」,暗酸現今的去中國化社會氛圍。

但蔡正元這一論點卻得不到PTT網友支持,批評「典型把中國跟中華文化混淆不清的觀點」、「這種中華文化=中國的邏輯到底要讓人笑多久?」、「我們也過聖誕節,我們就是美國人嗎?」、「那我過聖誕節哩」、「只有芬蘭才能過聖誕節,其它過聖誕節的都是芬蘭的印記」。

►►更多政治影音、報導,請鎖定【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Live!【ETtoday直播國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