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 政策智囊 堅持用數據說話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圖/顏謙隆

「臺灣6月出口締造連24紅創史上第三佳」,在財政部每月進出口記者會上,總會看到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的身影,從臺灣金條出口到臺積電未來訂單與產能,她都一清二楚。「用數據說話」是蔡美娜的金字招牌,也是她持續勝任財政部智囊團角色的最大關鍵。

蔡美娜畢業於臺大商學系、並取得臺大政治學系碩士,具備商業數據分析與政策敏感度,她曾經任職經濟部副統計長、教育部統計處長等,公職生涯近30年,行政經歷完整。

美國人曾說:「我們信靠上帝,但除了上帝,其他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說話。」長年研究統計學的蔡美娜也活用其觀念,在教育部任職處長時,行政院主推數位政府新思維,爲觀察少子化衝擊與大專院校退場時程,她一手催生「大專校院學生及畢業生人數預測分析報告」,讓教育部以此預測各大專校院學生未來人數與退場時機。

同時,爲觀察畢業生薪資變化,蔡美娜也是「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資巨量分析」主要推手,結合所得稅、兵役、出國、勞保、學籍等資料,交叉比對計算出各大專校院的學、碩、博士畢業生在各產業前三年薪資水準,做爲教育部參考依據。

但對於社會大衆,多數人仍認爲統計只是冷冰冰的數字。因此,蔡美娜出任財政部統計處長後設定三大藍圖,包括讓統計「更有感」、「極大化效益」、「具備未來前瞻性」。

自上任後,蔡美娜將長期研究美國社福與財務支出模型成果轉化爲統計,把社會安全捐引進臺灣租稅負擔率指標以接軌國際標準,同時讓民衆瞭解自己所繳的稅額、勞保、健保等支出佔比。

另外,蔡美娜也首創我國個人財稅所得中位數統計,從財稅大數據探討薪資樣貌,讓數字接近民衆感受,也滿足公衆對政府資料開放(Open Data)期許。

此外,爲擴大民衆、媒體近用便利性,統計處近一年來積極建置互動式圖表、統計速寫等,讓政府統計的公共財達到極大化效用,透過視覺化專區滿足大衆需求,同時也堅持自行製作不外包,以確保統計資料安全與撙節支出。

因應未來施政需求,統計處和各單位也鴨子划水持續努力,透過跨部會工作坊着手開發AI稅務工具,以平臺建模跟資料取用找出短漏報收入者常見樣態,預期未來可用在查稅,稅務員將來查覈公司帳簿或個人收入不用再大海撈針,可針對疑似案例與來源集中火力清查。

不僅如此,蔡美娜也同時擔綱核心幕僚角色,當財長要赴政院做施政報告前,統計處往往會運用財稅資料庫與模組來自動估算該月稅收數、以海關資料推估當月進出口數據,提供最新資料做爲參考指標。

當行政院研擬財稅新政策時,蔡美娜更帶領統計處,偕同賦稅署、財資中心等一同參與模擬試算,評估新政策潛在影響與衝擊,讓數據跟政策有高度連結性,真正落實大數據串聯,也讓財政部近一年來推動房地合一2.0稅制、囤房大戶租賃所得查覈措施皆得心應手。

蔡美娜長年用數據說話,勝任財長幕僚,她認爲,統計工作或許平凡無奇,但是也能發揮不平凡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