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新青安帶來活水 甜甜房價恐不會來

新青安催出了臺灣首購族的「剛性需求」,且案量超乎預期,也給了建商更多信心。在買賣雙方對於價格的期望還有高度落差的情況下,今年房價可能還是打不到民衆的期望水準。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專案上路兩個月餘,據財政部統計,8月上路至9月底受理案件已達11,593件,這還未計入7月時已經提前受理、要等到8月適用新青安貸款再撥貸的案件,就已超過今年前七月的總件數。對公股銀行來說,無非是一種「補血」,不過這些剛性需求的浮現,也讓民衆一心期盼的「房價甜甜價」愈來愈遠。

據財政部統計,新青安上路前的7月,公股銀青年安心成家專案撥貸金額單月72.51億元,新青安上路首月遇到房市一向較弱的民俗月,第二個月、9月撥貸金額340.23億元,是上路前的逾4倍,公股銀主管也指出,新青安真的催出了臺灣首購族的「剛性需求」,且案量超乎預期。

根據不動產業者統計,在央行「打炒房」政策連發下,臺灣不動產交易量今年至今一路量縮,民衆不斷期待房價也能縮。國銀主管不諱言,建商對於新建案的開發仍興致缺缺;不過,在已開工的預售屋和新成屋上,因爲建築成本很高,建商還是不願意「賠錢賣」的。加上新青安上路這兩個多月來案量大爆發,也給了建商更多信心。在買賣雙方對於價格的期望還有高度落差的情況下,今年房價可能還是打不到民衆的期望水準。

那麼,展望未來,有可能等到房價大跌的一天嗎?根據各銀行統計,即使都更案部分還算熱絡,土建融的新承作量比去年明顯低了許多,這也代表「打炒房」政策有顯著效果,但是,未來新屋「供給」若變少,剛性需求卻仍在,對於房價就會有所支撐,誰也不敢預言房價會「有感下跌」。

銀行主管坦言,其實房價如果崩跌,對整個社會的經濟都會造成問題,就例如大陸的房地產危機,營建業一倒,大至金融業,小至民衆承擔爛尾樓等,負面連鎖效應難以估計,因此政策只會停留在「打炒房」,而不是「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