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金管會防弊要抓大方向

金管會爲防弊、穩定金融秩序、防詐,祭出愈來愈多的管制措施,雖立意良善,但每一個微小的政策,都可能引發金融業、民衆的疲於奔命與勞民傷財,必須慎之又慎。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爲防弊、穩定金融秩序、防詐,祭出愈來愈多的管制措施,本意良善,但要知道每一個微小的政策,都可能引發金融業、民衆的疲於奔命與勞民傷財,必須慎之又慎。

舉二個親身經驗,最近收到一封簡訊,通知筆者有一筆旅平險信用卡扣款了,由於距離出遊都已過月餘,本以爲是詐騙,因此立刻打給業務員確認,業務員無奈說,因爲旅平險新規趨嚴,覈保很慢所以纔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業務員表示,新規規定若是網路投保旅平險可以電子籤,但向業務員買就一定要客戶本人親籤,雖是一個小改變,卻造成業者與民衆的龐大作業負擔。舉例來說,以前一個旅遊團一個人代表即可,現在若一團有40人,每個人都要親籤,一個人保費才36元,一團保費才1,440元,但卻造成保戶、業務員、覈保人員的作業負擔,導致保戶都玩回來數週後才收到電子保單。

筆者認爲,這不只是作業負擔增加、旅客不便的問題,更令人憂心的是,旅客出遊前投保完以爲就完成投保,殊不知,覈保未完成,也未完成刷卡付費,旅程中間若出險,保險公司是否可能拒賠?是否引發更多爭議?不便事小、造成保障空窗期則事大。

■防詐擺中間,本人持雙證件親籤開戶竟卡關

再說到證券業,近期筆者爲了開一個券商的財管戶,也充分感受到金融業爲防詐已到了矯枉過正的地步。筆者在同一金控下開了證券戶、銀行戶,且往來都已超過十年以上,爲了幫業務員作業績擬開券商的財管戶,表格填一大堆後,過了好幾天竟收到了「退件」,原因是「簽名跟十年前籤的不一樣」,必須本人到現場。後來筆者花了500元坐計程車去該券商配合的銀行,拿着「雙證件」在銀行櫃檯親簽了四次,行員卻仍說與十年前留的印鑑簽名不同,稽覈趨嚴恐核不過。

像這樣芝麻小事「管太多」的例子屢見不鮮。近期寫了一個金管會的鬆綁「助攻信託2.0對帳單寄送規定鬆綁」後才赫然發現,金管會竟連金融業「寄信」都在管。該鬆綁說的就是銀行信託部門寄送對帳單,可以交予同銀行其他部門或委託外部單位一起寄送(以前規定只能由信託部門寄)。

新聞見報後,金融業者見怪不怪,說這種規定還多着,像11年前,金管會就函令各產險公司,強制汽機車責任保險與任意車險的續保通知單,必須分開印製及寄送,以免民衆混淆,誤以爲任意車險是「強制」投保範圍,該規定不只增加業者寄送成本又不環保。

■民衆動不動找政府,主管機關變「保母」

筆者認爲,會導致金管會如此枝微末節都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國金管會同時肩負了「金融穩定」與「金融消費者保護」的重責,金融業只要出包,民衆第一個找的就是金管會,所以可理解金管會的嚴謹與保守其來有自,然而,金融政策動輒影響的不只是金融業,而是一般小老百姓,若是管過頭就會造成「擾民」。

筆者認爲改善之道有二:一是金融消費者自己要提升金融知識水準,不要這麼容易被詐騙,或是收到廣告單也去繳費最後還怪金管會,不要塑造民粹文化,自己也要負擔一定的責任;二是金管會應是扮演金融業的「領航角色」而不是人民「保母」,應將更多時間精力花在引領金融業創新、改革,制定出前瞻的政策,讓金融業能在詭譎多變的局勢下,立足臺灣、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