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手機的人 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我是榨取你們大家

圖文/鏡週刊

臺灣手機普及率今年已達124%,食衣住行、人際互動,全在一方小熒幕。滿街都是低頭滑手機的人,「手機忘記帶」成爲生活裡最大的災難。 不用手機的生活,已難想像,但我們採訪了一些拒絕使用手機的人,他們是親友眼中的怪咖、社會邊緣人;但放棄了手機帶來的便利,他們期待的是簡單、專注和自由。 我被電話嚇到了

李幼鸚鵡鵪鶉白文

年齡不透露(推算約65歲)

新北

影評

訪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有幾種找他的方式:發傳真(但李家傳真機是否正常運作未可知)、致電他的影評人好友詢問他最近在哪些電影節出沒(去戲院堵人需要好運氣)、晚上11點之後打去他家看看(但很可能外出找有冷氣的地方寫稿)。

話講不完 耽誤觀影

幸而李家傳真機沒壞,深夜我們通上電話,採訪當天他蓬着一頭亂髮現身,因遲到15分鐘,他顯得慌張羞愧,不斷道歉,隔天又寫傳真再次致歉。爲此小事人仰馬翻,何必堅拒手機於千里之外?

他的理由是:「我的人生有漫長的時間被電話害得很慘。」年輕時,同學失戀向他訴苦、好友找他討論劇本,晚上9點電話來,一直講到第2天早上6點,「我媽以爲我交了一些愛講話的朋友,電話永遠講不完。」他深感苦惱,爲了避免耽誤看電影的時間,長達10年他索性連室內電話都不辦,只裝傳真機,「我被電話嚇到了。」

精確地說,嚇到他的,是自己無盡的善意溫情(朋友失戀不聽她訴苦,自殺怎麼辦)、近乎強迫症般的專注執着(任何事都要盡心盡力,包括講電話閒聊)、討好他人的傾向(怎能故意不接或不回電話),以及不由自主的潔癖(手機和雞雞上有多少細菌污垢,尿尿前後都得徹底洗手才行)。

他是臺灣第一代知名影評人,本名「李幼新」,因爲太愛他飼養多年的鸚鵡和鵪鶉,2006年改名「李幼鸚鵡鵪鶉」,今年得知姓名字數並無限制,又改名「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不用手機,聯絡不便,他獨來獨往,不曾戀愛,與他人無所牽扯。不會有鈴聲隨時響起,他日日待在戲院裡專心看電影,觀影結束就寫影評、寫日記。他也承認自己沒有生活可言,「我的生活只有電影了。」如此專注投入,使他成爲電影圈中頭號傳奇人物

資訊焦慮 感恩科技

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也不用電腦、不看電視,對3C產品興趣缺缺,唯獨資訊焦慮無藥可醫,他每天買1至3份報紙、看1至3場電影。電影永遠看不完,他還瘋狂收集影片,從錄影帶一路換到DVD,砸下大半收入的結論是:「我永遠追不上科技。」

這也是不用手機的理由之一:「誰知道手機會不會也是這樣讓我累死?」報紙也永遠看不完,他不肯丟,家中堆得滿坑滿谷,連平躺入睡的地方都沒有。他苦笑:「一個濫情的人就是這樣啊。」

一貫自棄自貶的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一再表明不用手機的人並無值得標榜之處。他說,急切時朋友都慷慨地借他手機;找路或問時間,路人也都掏出手機幫忙,他一臉虔誠:「手機的好處還是有被我用到,對於別人使用手機,或者手機本身,我是非常感恩的。」

他舉西恩潘執導的電影《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爲例,男主角放棄了現代生活,遠赴阿拉斯加體驗荒野生活,被視爲充滿理想主義和追尋自我的勇氣。只有他看穿其中矛盾:「整部電影在說別人是被現代科技綁架的昏庸族羣,對比男主角是最有反省、最勇敢的一個人,問題是男主角得搭便車才能抵達荒野,使用別人的科技產品來幫自己造神,根本是睜眼說瞎話嘛。」

李簡直討厭那部電影,「我從男主角的行爲看到我自己,是多麼僞善和矯情。」他譴責自己:「我有求於人的時候,就十萬火急打到別人手機;朋友要找我的時候,卻根本找不到我。這不是平等的對待,是一個非常自私的行爲。」

唯恐被錯愛過譽,他懺悔:「我沒資格說自己排斥手機。我是榨取你們大家,換得一種好像清高、特立獨行的形象,事實根本不是這樣。」放棄現代生活,獨居在社會邊緣的老男孩,擺着卑微低姿態,交換的僅是不用手機的一點任性。

不想隨時被找到

外星人

35歲

臺北市

廚師

因爲常被朋友消遣:「這年代不用手機的根本是外星人嘛!」外星人索性以此作爲化名。每晚下班回家打開電腦連上臉書或LINE,纔有機會聯絡上她。拒用手機的理由很多:3C白癡學不會、不小心就摔壞、不擅言詞不愛講電話、害怕人羣不需要社交…。

母親高壓 熟年叛逆

經不起追問,外星人招認:「可以不用手機,不讓媽媽隨時找到,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叛逆,但很自由的事情。」30多歲才進入叛逆期、開始家庭革命,外星人的心情混雜了罪惡感、自我懷疑和說不出口的高興。

外星人2歲時父母離婚,經商有成的母親對她管教嚴格,關注也異乎尋常,「國中時我和同學去吃飯,回家後,媽媽責備我說,跟同學在一起怎麼笑得那麼瘋?」原來母親特地「路過」餐廳監看她與同學的互動,「我覺得好可怕但說不出哪裡不對勁。」

國中畢業,住在美國的父親接她赴美讀書,沒想到,「爸爸在飛機上遞給我一封信,上面寫我有新媽媽了。」此後,父親幾度結婚離婚,本就內向少言的她自覺格格不入,「我就選離家最遠的大學去讀。」

26歲,母親罹患重病,外星人決定返臺扛起照顧責任。2年後母親病癒,外星人重回職場,母親卻不時來電抱怨身體不適,手機沒接就打辦公室,「她會刻意撥總機,再請總機轉接,讓大家都知道媽媽在找我。」母親還會打給主管,「說不要讓我工作太累」溫和靦腆的外星人終於凍襪條,低聲罵:「天啊!幹妳屁事!」

外星人對母親由服從、恐懼漸轉爲惱怒。2016年,一直考慮轉行當廚師的外星人去紐西蘭讀了2年烹飪學校,這是她爲自己而活邁出的一大步。回臺後,她展開廚師新生活,還未能下定決心脫離母親掌控,象徵性地辦了一支智障型手機備用,「收訊很不好,其實跟沒有手機也差不多。」

重述病史 渴望關注

但母親康復後,不放棄扮演病人角色,時常半夜要求掛急診,醫師檢查一切正常,「我睡到一半被挖起來,擔心得要命,結果媽媽只是躺在急診室睡覺。」外星人試着漸拒絕配合,早出晚歸減少與母親相處機會。

2年前,2G基地臺全面關閉,智障型手機無法再用,外星人順勢停掉門號。此番大動作等同宣佈獨立,大戰一觸即發,外星人與母親的關係急降至冰點,甚少交談。她微笑:「媽媽一直重複講生病的事,所以她得積極認識新朋友,不然很快就沒人要接電話了。」

除了母親,要求外星人隨身帶手機的還有戀人,「對方會需要知道你在哪裡、在幹嘛,爲什麼不接電話?」外星人的答案是去散步、去圖書館,戀人通常不大高興,「爲什麼不找我一起去?」此時她便無法維持耐心,「我需要保有很多獨立空間,不然容易感覺被壓迫。」她談過2次戀愛,都因此摩擦,戀情數月就告終。如釋重負,她又擁有了不用手機的自由。

幾個月前,母親宣稱半身麻痹疑似中風,外星人深夜返家看到親戚留下字條,慌忙趕赴醫院,折騰數日才知又是一場虛驚:「媽媽寧可被送進加護病房受罪,也要測試大家到底有沒有在意她。」她無言以對。人生而不自由,有愛就不自由;即使不用手機,也未必能換來自由啊。

有限生命尋價值

鄭麗燕

68歲

臺北市

退休法官

鄭麗燕2年前從法官職務退休,無公務電話又不用手機,亦無臉書或LINE。我上網查知她每週五上午固定在新北市府提供法律諮詢,幸運找到她。

她經手的名案有國光人壽破產案、鴻源吸金案,皆拖延多年、受害者衆多。她不畏繁瑣,將賠償金送到數萬受害人手上,被視爲勇於任事的司法鐵娘子。爲何不用手機?「打辦公室電話一定找得到我,要手機做什麼?」退休後,她還是不用手機,她按捺不耐:「一個人的生命有限,你的人生價值在哪裡?」不如把時間投入公共事務和法治教育,「我去上課很多眼睛盯着我,多有成就感!」

30年來,她在是非之地扮演判斷是非之人,訓練出理性節制,不隨人起舞的習慣。使用手機過度社交、炫耀比較,她甚不以爲然:「看別人到哪裡吃喝玩樂就想去,人云亦云,有沒有獨立人格和思考能力?」她至今未曾出國旅遊,對社交不感興趣,不加入任何團體,「會聯絡的就會聯絡,不會聯絡的幹嘛去騷擾人家?」

牽掛兒子 電郵聯繫

鄭麗燕也避談家庭生活,僅透露育有二子,丈夫同樣學法律。她與丈夫和一子同住,生活各有重心,「我先生從來不問我爲何晚歸。」因長年忙於工作,她無暇陪伴兒子們,「兒子小時候說週末能不能帶我們出去玩,我都說等我判決書寫完,其實判決書永遠寫不完…」硬邦邦的語氣滲進一絲自責:「我這樣是不是很自私?」

她說了一段小故事。未同住的另一兒子最近出國考察,怕他錯過早班飛機,鄭麗燕想給他morning call,又提議坐計程車,兒子婉拒了;到了機場,兒子貼心地打電話告知一切順利,但她已離家搭高鐵南下趕赴演講。爲讓她心安,兒子抵達目的地後寫電郵報平安,約定每日一封。

某日,鄭麗燕沒收到信,牽掛到深夜寫信詢問,隔天清晨5點多立即收到兒子回信,原來是太累忘了。她十分窩心:「這也是一種溝通啊。誰說一定要天天膩在一起、滑手機傳訊息纔算有經營?」此時她瞇眼微微笑,剛毅的臉部線條轉趨柔和,一瞬間從神壇上理性威嚴的司法鐵娘子,變回一個節制着滿懷牽掛的平凡老媽。

更多鏡週刊報導

【不用手機的人番外篇】雲端中過生活 心理師:過度手機社交對現實互動不利【不用手機的人番外篇】「孩子沒接電話媽媽都會往負面想」 她自我安慰沒消息就是好消息【鏡相人間】我們還在這裡 921二十週年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