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妄圖預測潮水的起落

本文系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爲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022年每日期刊股東會的講話是《芒格之道》的最後一篇,芒格談了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央行的印鈔票政策,管理中的官僚病等等。這裡摘出幾條,並談談一些心得。

一、股市不能既是資本配置的市場,又是賭場

如果我說了算,我會徵收高昂的短期利得稅,壓縮股市的交易量,讓賭徒沒有容身之地。只有這樣,才能還股市一個清淨,讓股市不再是賭場,而是一個進行合法資本配置的市場。股市不能既是資本配置的市場,又是賭場。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東會講話》

如果從資源配置的角度,那麼就是當公司真正需求錢,才發行股票;當股東真需要錢,才賣出股票;並且股票的價格能夠跟公司的內在價值保持接近,賣家不覺得賣低了,買方不覺得買高了。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市場中大部分交易其實沒有什麼意義,讓資本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也不像智囊團說的需要刻意活躍市場。

頻繁的買賣行爲,其實對於整體的意義不是很大,只是進行着財富在羣體中的相互轉移,從一個主體轉移到另一個主體,並且還養活了一大批券商,以及其利益相關方。

其實頻繁的交易、價格的迅速波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人們的賭性,畢竟思維是需要時間,沒有充分的思考時間,人們就更容易跟隨本能做出反應(那些傳銷也是利用了這樣的一個效應)。身處賭場,大部分人可能都無法控制自己,會想要去賭一把。

二、每次走極端,往往會導致物極必反

從過去的情況來看,每次走極端,往往都會導致物極必反。至於後果何時發生,有多嚴重,我不知道。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東會講話》

“物極必反”這條規律是基於歷史經驗所總結的,有點像物理學中的彈性形變以及彈性限度的概念,但是世界總體上現在還沒有突破“彈性限度”的程度。當然,對於某個特定的物種而言,還是有突破極限的可能的,比如我們所學過的恐龍滅絕,以及實際上存在過的其他的物種。

不過,對於現有世界,以及我們能夠看到的未來而言,物極必反這個規律還是能夠繼續生效。未生效的場景,現在的人類估計幾乎是看不到了(但是現在有核武器,毀滅地球分分鐘的事情,所以還是有那麼些概率)。

雖然說“物極必反”,但是什麼時候反,影響程度多大,是我們所無法預先知道的,因此,試圖去判斷時點和程度等等,基本都是無用之功,除了浪費時間之外,沒有其他的好處了。

三、絕大多數人沒那個腦力,找不到20個好機會

追求高出平均水平的投資收益,找到四個絕佳的機會,就足夠了。四個好機會已經足夠了,非要找到20個,那是癡心妄想。大多數人的能力有限,沒那個腦子,找不到20個好機會。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東會講話》

我們從這段話中,可以學到三點。

一是要獲得高出平均的收益水平,不需要太多的機會,只要少數幾個(比如四個)機會就足夠了,而不是像金融學課程中所學到的一定要分散投資。

二是找到機會是需要花費腦力的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做到的,找越多的機會,對於腦力的考驗就越大,絕大多數人只能跟蹤少數機會。那些機構之所以能夠買這個多股票,主要是他們會通過招人完成這項任務。

三是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承認自己腦力不足,所以人們往往覺得自己能夠抓住更多機會。頻繁出手、頻繁更換股票,往往有這類心理的驅動。

四、擔心和疑慮,證明人們在思考

你們有擔心、有疑慮是對的,這證明你們在思考。你們在思考,這是對的。你們思考的問題也是對的,例如,通貨膨脹問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東會講話》

擔心和疑慮,常常被當作是不好的事情,並且擔心和疑慮會帶來一些消極情緒,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但是這不意味着擔心、疑慮就是毫無可取之處。從來不進行思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人是不會擔心和疑慮的。

富蘭克林·羅斯福在1933年就職典禮中有一句名言:“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我們必須恐懼的唯一事情就是恐懼本身)”。這句話在各類活動中都能夠適用,而且“對恐懼本身的恐懼”是必須的。恐懼能夠給我們提供一種預先警告,促使我們採取預防和應對措施。

所以當我們出現擔心、疑慮的時候,不需要刻意迴避,這些都是思考帶來的正常的心理反應,我們更應該關注問題的應對。

五、投資風格因人而異,沒有一種風格適合所有人

投資風格因人而異,沒有一種投資風格是適合所有人的。有的人就是有那個天賦,他們能看懂難以估值的東西,他們有能力做高難度的投資。有的人,沒那麼大的本事,那就不要逞能,還是選擇自己能看懂的比較好。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大。把錢交給別人管理的話,要清楚你的基金經理能力有多大。你怎麼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能力大小。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東會講話》

我們經常看到人們喜歡抄知名大V的作業,或者是拿着知名投資大家的理念生搬硬套,希望達到他們所取得的投資業績。最後的結果往往與期望的不相同,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能力圈的差異,另外也體現在信息方面(從某種層面上,信息圈也是能力圈的一部分)。

還有一種隱藏的生搬硬套,是不考慮當下的投資環境,而是照搬過去的似乎比較成功的“投資經驗”,最後也容易栽跟頭,環境變了,原有的策略可能就失效了;況且,原有的“成功”可能來自某種運氣的驅使。投資風格不僅因人而異,而且因環境而異。

六、不要妄圖預測潮水的漲跌

預測在短期之內,羅素2000指數和標普指數哪個表現更好,這樣的事,我是不會做的。我根本不知道哪個指數能有更好的表現。其實,這樣的問題,我連想都不會想。我只考慮哪裡有好的投資機會,適合芒格家族、伯克希爾或每日期刊公司買入。潮水有起有落,我不妄想預測潮水的起落,我只想着自己怎麼能遊得好一些。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東會講話》

面對預測未來市場漲跌的問題,芒格一直是否定的。但是這個問題常常很容易吸引外行人的注意力。如果真想要自己游泳遊得更好,就不要妄圖預測潮水的起落,試想下,在游泳的時候,還整天想着潮水是起還是落,只會耗費體力,錯過機會,讓自己感到完全沒有意義的焦慮、恐懼,說不定就遊不到岸上來了。

預測股市漲跌,即便是預測成功了,如果花費了很多時間,其實也沒有什麼意義。且不說市場變量如此之多,導致預測的難度極大,即便是預測對了,這種預測很快就會體現在市場上,從而導致原有的預測失效。

很多時候,人們熱衷於預測市場,只是爲了求得某種心理安慰,比如因爲內心有擔心和疑慮,就像早期人類碰到事情喜歡算卦一樣,算卦不會影響結果,但是會影響心態,影響軍心民心。

但有時候獲得心理安慰之後,可能就不會再關注造成擔心和疑慮的事情本身了,不會再去想怎麼應對問題。

七、驅動世界發展的,不是貪婪,而是嫉妒

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更自由了,人與人之間更平等了,人們能享受到現代文明的種種便利,但是與過去生活很苦的時候相比,人們反而更不幸福了。其實,原因很簡單,驅動世界發展的,不是貪婪,而是嫉妒。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東會講話》

人們的幸福感並不是跟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成正比的,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芒格這裡可以說揭示了該問題的本質。

“驅動世界發展的,不是貪婪,而是嫉妒”,意味着人們並非僅僅追求獲得比以前更多,而是更希望比周圍人更多。在任何時代都有階層,總有些人收入偏低,也有一些人收入極高。

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收入水平,往往不會看絕對的數值,而是會考慮當前總體的“平均收入”。平均這東西是可以操縱的,嫉妒意味着跟收入更高的人比較,如果自己的收入水平達不到這個平均線,無論絕對值多麼高,都會覺得不滿足。

有時候我們“嫉妒心”也並非自己本來就有的,還會受到身邊人和環境的影響。

“嫉妒”對於社會發展確實有益處,試想如果每個人都不嫉妒,也就都生活得很佛系,不願意去爭功奪利,雖然總體幸福感提升了,但是社會進步可能就會放緩。( 作者: 逸柳的知行之路 逸柳投研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