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10天!她「積屎炸腸」...大腸無力只擠一點點 醫驚:切剩20cm

▲一名患者從年輕便秘到老,灌腸和軟便劑都沒用。(圖/ETtoday新聞示意圖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加上三餐不正常,使得「便秘」找上你?腸胃老毛病理會,恐會衍生大問題。一名從年輕便秘到老的60歲女性,罹患「大腸無力症」,因腸子神經元退化,使得食物殘渣到了大腸推進能力差,糞便全積在那,靠着無數次灌腸和大量服用軟便劑都沒用,最後因不敢進食導致嚴重營養不良就醫,進行次全大腸切除只剩20公分,才解除她的卡便危機

外科醫師陳榮堅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正常的排便頻率爲1天3次~3天1次,但一名60歲女性從年輕便秘到老,就醫被診斷出罹「大腸無力症」,因腸子神經元退化,導致暢通的大腸卻無力將食物殘渣往前擠,後來情況越來越嚴重,軟便劑、灌腸頻率大增卻未見改善,隔了2、3個月後,她竟因糞便全積在肚子裡導致「大肚四肢細」的詭異模樣皮膚按下去還有點水腫,醫驚:「像營養不良看起來很怪」。

▲女患者因罹患「大腸無力症」只能將腸子切剩20公分。(圖/取自《醫師好辣》Youtube)

陳榮堅說,女患者後來因糞便全積在腸子,即使做了積極的灌腸,或是軟便劑大量使用,仍常常一個禮拜至10天才會解一點點大便,「搞到後來她不敢吃東西,她覺得她吃東西就塞在裡面,所以不敢吃」,再加上營養狀況變差導致神經元退化更嚴重,最後緊急收住院,替她打營養針後,再進行「次全大腸切除」。

陳榮堅解釋,一般人大腸爲150~180公分,手術將女患者的腸子「切到剩20公分」,對正常人而言進行次全大腸切除恐怕一輩子都得拉肚子、穿尿布,但對於大腸無力症患者來說,還留20公分目的在於「儲存大便」,若將大腸全切光,使得小腸直接接到肛門,「她可能邊走...腸液一直漏」。雖然患者僅存的20公分大腸推進能力也不好,但卻還能提供儲存功能

爲何會得大腸無力症?陳榮堅指出,大腸無力症可能爲基因問題,使得神經元提早退化,就如同年紀未到就罹患失智症一樣。他也提到,目前西方醫學唯二認證對於便秘有幫助的方法:一爲適度補充維生素;二則爲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跑或韻律瑜珈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