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膈矯正後復發鼻塞 吸氣眼睛脹痛竟是空鼻症作祟

鼻中膈矯正後復發鼻塞,吸氣眼睛脹痛竟是空鼻症作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中市黃姓男子因長期鼻塞,接受鼻中膈矯正及下鼻甲減積手術,術後狀況反而更嚴重,求診中山附醫耳鼻喉科醫師吳振宇,診斷出罹患「空鼻症」,經採用新式內視鏡微創下鼻甲重建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中山附醫提供/王煌忠臺中傳真)

臺中市黃姓男子,因長期鼻塞吸不到氣,接受鼻中膈矯正及下鼻甲減積手術,術後覺得呼吸恢復順暢,不到幾個月鼻塞的症狀又漸漸出現,甚至吸氣時眼睛周邊出現脹痛,影響嗅覺還出現睡眠品質不佳、頭昏腦脹症狀,就醫診斷出罹患「空鼻症」,經醫師採用新式內視鏡微創下鼻甲重建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

黃姓男子長期鼻塞吸不到氣,前往醫院診斷爲鼻中膈彎曲及下鼻甲肥大,接受了鼻中膈矯正及下鼻甲減積手術,剛開完刀的前幾個月覺得鼻子滿順暢的,但是,如同夢魘一般,鼻塞的症狀竟然又漸漸地出現,更惱人的是,除了吸不到氣以外,也開始出現眼周脹痛,鼻子很乾,嗅覺也開始變不好。

黃男在友人的建議下,前往臺中中山附醫就診,經耳鼻喉科醫師吳振宇內視鏡檢查,發現其兩側下鼻甲頭部遭切除呈萎縮,以致鼻腔空間變大,一般認爲,鼻腔越通應該越順暢,不過鼻甲的功能是過濾和間隔,如果鼻甲空間太通暢,一次吸入大量空氣,反而會產生亂流而有鼻塞感,這就是所謂的空鼻症。

吳振宇表示,目前空鼻症治療主流是採用新式內視鏡微創下鼻甲重建手術,搭配4K高階內視鏡影像系統,可將鼻腔構造及解剖層次看得非常清楚,藉由鼻用微創器械,在側鼻壁打造出一個小傷口空間,並將人工人體可相容材質或自體肋骨修飾成可填塞之大小,植入其中,最後塗上組織膠使傷口緊密貼合,這樣的作法幾乎可達到無痛無痕且恢復快速,甚至術後隔天上班都不是問題。

吳振宇強調,空鼻症是一個常見且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但並非每一個人鼻塞手術後復發都是空鼻症,建議還是由專業耳鼻喉科醫師詳細評估後纔能有最完善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