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情緒激增!全球股市持續拋售,大宗商品牛市點燃

一邊是涼涼的降息預期,另一邊又是重燃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本週全球風險資產終於開始出現了一波“認真”地拋售潮。

在過去一週,日經225指數回撤高達5%,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也分別下跌近3%和4%,而過去一年狂飆突進的美股已經出現了連續三週下跌,這也令此前樂觀的投資人始料未及。

中東戰事導致國際黃金現貨直接再度衝上了2400美元,布倫特油價再次衝擊90美元大關。

“最近幾周,美國和全球股指都失寵,因爲投資者對風險躊躇不定。在財報季之前獲利了結並不反常,尤其是在截至4月的前5個月見證了創紀錄的走勢之後。”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拉扎扎達(Fawad Razaqzada)對記者表示。

美日股市大幅回調,中國股市區間震盪

投資者的主要擔憂是中東緊張局勢升級,以色列尋求對伊朗週六的襲擊進行報復,這增加了不確定性。氣勢如虹的美股走出了五日連跌的罕見格局,並連續三週收跌。交易員認爲,目前市場回調的勢頭並未結束。

除了地緣政治問題,高利率持續更長時間的態勢也在施壓風險資產。隨着美國超預期的3月CPI數據、零售數據和非農就業數據的出爐,6月降息預期幾乎蕩然無存,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週二表示,通脹的黏性削弱了央行在近期降息的信心,直言高利率會維持比預期更長的時間。

市場目前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9月首次降息,全年能否有第二次降息尚無定數。這就徹底顛覆了一季度還無比盛行的“年內至少3次降息”的押注。

“尤其是在截至4月的前5個月見證了創紀錄的走勢之後,獲利了結並不奇怪。”拉扎扎達告訴記者。下一步,任何市場上漲的前景現在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財報。上週,美國銀行股率先拉開了財報季,隨後科技巨頭的財報也將陸續公佈。如果市場看到更多超出預期的財報表現,這可能有助於緩解指數的壓力。

此外,不斷增加的政府債務及其相關的融資成本是投資者的重大擔憂,這解釋了儘管收益率較高,但金價仍呈上升趨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二批評美國政策制定者採取不可持續的財政政策,這些政策雖然有助於美國最近的經濟成果,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導致通脹和全球金融不穩定。

“這些宏觀經濟因素,加上投資者的獲利回吐,導致主要股指突破關鍵技術點位。”拉扎扎達稱,“如果標普500跌破5000點位,那麼我們可能不得不開始關注更長期的點位,看看下一個支撐位可能在哪裡。如果真是這樣,值得考慮的監測區域是4795到4817之間,這對應了前兩年的高點。”

另一熱門市場日本股市週五也持續下跌,日經225指數的跌幅超出2.5%,逼近37000點關口。在強美元下,日元跌跌不休,本週在日本、韓國和美國聯合發佈新聞稿後,美元/日元在夜盤略跌破154關口後順利反彈,而日韓兩國在新聞稿中表達了對本國貨幣近期持續疲軟的擔憂。

不過,由於日元和日本股市一般呈現負相關性,再加之全球避險情緒高漲,日本股市面臨了更強的獲利了結壓力。去年以來,日經225指數的漲幅一度超出了40%,最高逼近41000點大關。

第一財經本週就報道,StoneX資深策略師斯考特(David Scutt)告訴記者,日元不斷創下新低,不排除日本央行會介入,更強的日元可能會加大日經225指數已然陡增的壓力,特別是在美國科技股板塊的疲軟蔓延到日本股市的情況下。如果確實跌破並收低,37000是第一個下行目標,35700和35280緊隨其後。

上證綜指受到外圍市場影響也止步於3100點大關,週五下跌0.29%報3065.26點,由於估值較低,整體股指受到的影響有限。機構普遍認爲,短期看,一季報可能仍有一定壓力,總量政策力度相對較弱,因此市場呈震盪格局。但隨着PPI等價格指標的趨穩,二季度開始業績改善幅度有望提升,制度紅利與基本面有望形成共振。

金價再度衝高,大宗商品齊漲

比起全球股市的表現,貴金屬和大宗商品市場可謂氣勢如虹,黃金、白銀、銅、原油等持續大漲。

在避險需求激增之際,隔夜金價飆升2400美元以上,一度上漲1.3%,連續第五週上漲。同時,全球各國央行和中國消費者的強勁需求也支撐了金價,金價正緩慢回升至上週的紀錄高位。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份瑞士對華出口較上月增長31%。

近期,油價在地緣政治風險影響下也上升迅速上漲至每桶90美元,不過近期布倫特價格在87美元附近盤整。儘管各界認爲油價將維持在高位,但機構對於未來油價能否繼續突破存在分歧。

高盛方面表示,在沒有地緣政治供應衝擊的情況下,仍認爲布倫特油價的天花板爲90美元。原因是高過剩產能和更高的價格可能會導致OPEC+在第三季度提高產量,庫存在過去一年保持平穩,價格已經引發了穩定的反應,包括OPEC出口增加以及來自美國SPR(戰略原油儲備)和煉油廠的原油需求減少。

不過,機構認爲原油仍具備較高的“地緣政治對衝價值”,持有長期油價頭寸仍有其意義。高盛已經將2024年下半年布倫特原油價格的預測調整爲86美元(之前爲85美元),2025年爲82美元(之前爲80美元)。

銅價近期也風頭無兩。4月18日,A股有色金屬板塊走強,北方銅業午後漲停。LME銅3月合約盤中一度突破9700美元/噸,COMEX銅5月合約一度衝高至4.44美元/磅,創近兩年新高。

高盛認爲,看漲銅價的背後有幾個主要邏輯——中國綠色金屬需求持續增強、西方製造業週期性復甦。研究顯示,自2022年中期以來,海外製造業活動減速,加上高利率和供應鏈去庫存,導致中國以外的金屬需求一直處於持續收縮階段,直到去年年底。從歷史上看,全球工業週期見底後的工業金屬價格表現是積極的,銅和鋁在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見底後的12個月內分別平均上漲了25%和9%。

中銀國際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傅曉對記者表示,市場參與者已將銅的淨空頭轉爲淨多頭,但根據中銀國際倉位指數,投機者在銅的倉位依然距離歷史極值有一定距離。如果市場情緒持續高漲,投機者還有很多空間增加淨多頭頭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