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更大”是國產新能源車的“版本答案”還是“僞需求”?

因爲關注到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小通身邊偶爾有準備換車的朋友來了解新勢力品牌的車型和表現,大多數是幫家人詢問,以家庭用車爲主。

在推薦的過程當中,小通聽到最多的反饋就是“車子太大”,實際上他們十分清楚大車的好處,大空間更好舒展,功能更豐富,但買的前提至少是“我不開車”。大尺寸車輛的確帶來了更多的滿足感,背後的代價卻沒有人願意承受,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回顧這一年,小通體驗過的新能源汽車,尺寸上都偏大,尤其是在乘用車領域數一數二的嵐圖夢想家。汽車從以往的圍繞駕駛員建立,轉變爲圍繞乘客建立,更照顧坐車的人,應該纔是造成新能源汽車體型持續膨脹的原因,也可以看到,市面上的新能源“小鋼炮”聲量很低,受衆面遠不如量大管飽的家用車。

那麼影響國產新能源車變大的原因是什麼?不斷給產品“長身體”的方向是錯誤的嗎?緊湊型新能源汽車會就此沒落嗎?帶着這些問題,小通分析了一下。

好坐不好開,大尺寸汽車並不完美

可能大家也發現了,現在的汽車,體量的確在變大。車長5米、軸距3米、車寬1.9米+,這些參數放到燃油車時代,曾經都是妥妥的超旗艦級車型,售價普遍數十上百萬元。但在2024年,20-30萬元就可以觸碰到這樣體型的新能源汽車,聽起來是不是很吸引?

大尺寸的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似乎在重新定義過去汽車行業建立起來的產品分級規則。在過去,車企習慣在尺寸、發動機排量、設計用料、功能配置上,區分出車型的三六九等。以前的國產汽車也因爲技術儲備不足,沒有真正拿得出手的的技術,來支撐一臺體型碩大的汽車。

不過到了新能源時代,發動機排量縮小,電驅系統提供充足的動力儲備,高端汽車的配置功能和技術快速下放,國內汽車產業鏈崛起,是個車企都能做一臺像模像樣的大尺寸車型,尺寸已經不再是區分產品定位的重要標準。

小通體驗過的方程豹豹5、領克08、新嵐圖FREE,實話說都是20-30萬元頗具代表性的新能源產品,配置趕超奔馳GLC,體型和豐田漢蘭達相比只能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領克08都被稱作是“緊湊型SUV”,車長5米的SUV也只能叫做“中大型SUV”。

這也是國內汽車消費的主流趨勢,消費者普遍喜歡“便宜管飽”,同樣價錢買到更大的車,一方面是配置更多空間更大,另一方面則是“花小錢辦大事”本身帶來的滿足感。

而且大車空間大,車企好堆料,還省去了小型元器件的定製,冰箱彩電大沙發還是標配。大車也方便賣得更貴。

但正如小通前面提到,大尺寸車型大多數是以犧牲靈活性和駕駛員體驗爲前提的,首先大車穿行在空間狹小的村路有諸多不便,更容易在流量龐大的道路中,直接與行人和兩輪電動車大軍零距離接觸,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需要駕駛員更頻繁地觀察周圍的環境,及時做出位置預留,但這也會加重駕駛過程中的疲勞感,對駕駛意願造成直接影響。

被稱之爲大尺寸汽車“噩夢”的,還是泊車場景,尤其是地下車庫,面對一些偏窄偏短的車位,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慢慢挪進去,條件允許時依靠代客泊車、輔助泊車功能。出入地下車庫的體驗也好不到哪裡去,大尺寸汽車的長寬高大家有目共睹,出入閘門還需要駕駛員緩慢行駛留心觀察,費神又費力。

如果有要緊事需要臨時停車,尺寸較大的車輛也是處於被動的狀態。

的確,自動駕駛、輔助駕駛和後輪轉向給了人們更多駕駛大車的自信,現階段去討論自動駕駛和高階輔助駕駛有點爲時過早,輔助駕駛的出現只不過是緩解駕駛員開大型車輛的壓力和疲勞,但畢竟不是萬金油,目前還是得靠自己。

只能說是市場需求和車企間的競爭,使得如今的新能源車尺寸越做越大,國產汽車產業升級,零跑把中大型SUV C16搬到20萬元以內,說明車企做一款大車不存在太多技術瓶頸,完全看市場需求。車企爭着做“移動的家”,小通認爲是多數消費者把理想汽車當作自己出行的“理想型”,不過車企跟風是順應市場,消費者買車得有自己的場景和需求,切勿盲目從衆。

良好的座艙體驗,前提是“大”

拿廣州來舉例,小通明顯感覺到,廣州市區堵車的情況開始變多,大車在市區道路內變得更被動,說白了就是不好開。國內市場偏愛大車,關鍵還是家庭用車場景影響,而且普遍接受了大車背後的代價,他們都喜歡“車坐不開”。

理想、問界等新勢力品牌的大賣,也離不開中大型SUV的支撐,駕駛樂趣是可有可無,但舒適和大空間,也就這一類車型能夠做得到。可以說大型車並不是僞需求。

但大尺寸汽車普及開來並不完全是市場導向,新能源技術也有相當的功勞,比如供應體系成熟,一套好的電驅系統能夠帶動大車,也不像大排量發動機一樣佔據太多車身空間,而且智能輔助駕駛、車輛環視技術進步神速,大型乘用車的上手門檻被降低,開大車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難。汽車尺寸變大,其實也是汽車技術進步、科技平權的一種體現。

“得房率”更高的新能源汽車,給智能座艙留足了空間,保證“冰箱沙發大彩電”體驗的前提便是大空間,比如車內的座椅靈活變換組合,或是騰出給車主午休的小空間,或是座椅摺疊後再鋪上一張牀墊,供家庭露營睡覺用,車輛空間首先要大。

另外在大空間的前提下,乘客才能夠和車載大屏幕保持相對合理的觀看距離,關鍵是要讓乘客長時間、無負擔觀影,車企想要在車裡多安裝幾塊屏幕,車不夠大也難以實現。小米SU7的後排相對緊湊,留給乘客舒展的空間有限,即便是後排提供了兩塊娛樂大屏,體驗上也沒法和大車打平手。

智能化對消費者購車的影響越來越大,車企不得不用上更好的智駕、智能座艙解決方案,還要儘可能往大車靠攏,提供以空間導向的“輪上大平層”。小通認爲“冰箱沙發大彩電”也是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科技,技術和產業鏈的進步提供了更多舒適性和娛樂性配置,只有一系列配套技術進步,大尺寸的車才能發展起來。

大車並不是未來的“版本答案”

正如雷軍所說,看了北京車展的新車後感覺到很絕望,原因是產品定位太過類同,車企都在按照着同一套答題思路做題,大尺寸汽車好賣,那麼大家都去做,往同一個方向內卷,導致品牌之間“相互傷害”。那麼這會說明行業卷大車的方向是錯誤的嗎?小通認爲未必。

首先一切車型都有各自不可被替代的優勢,比如大尺寸的SUV,它的駕乘感受更綜合,空間比轎車更寬敞,駕駛也比MPV更靈活。又比如小米SU7的外觀設計和駕控又是SUV所不具備的特性,小通認爲大尺寸車型只是市場的主流需求,車企爲了快速佈局市場,造車新勢力也沒有太多造車上的執念和堅持,快速切入大尺寸SUV品類是正常的市場反應。

而國內用戶買車普遍講究面子,車看上去大,車內空間寬敞,配置儘可能多,開出去也會更有牌面。

這也不意味着科技和智能只是大車的“版本答案”,也並不是車大了就好賣,市場中的聲音總是多樣的,有些羣體只需要尺寸緊湊的代步工具,不考慮家庭出行,需要一些類似“鋼炮”之類的小型車輛。除了大尺寸新能源汽車外,車企也應該通過技術進步和堆疊升級,提高緊湊車型的“得房率”,將更多的空間還給用戶,做出更靈活多變的空間配置和智能體驗,相信也是消費者所需要的。

即便是小米汽車這樣的高熱度品牌,用小米SU7打響第一槍之後,也需要一款面向主流家庭的產品,實現品牌和口碑的增長。另一方面,大車或許只是一段時間內市場需求帶領下的產品,消費者的真正訴求其實是多變大空間、更多的裝載能力,目前這些只能靠大車滿足,但不代表以後也是。

如果說以前乃至現在,消費者對汽車的追求還是以大爲主,那麼當新能源和智能汽車技術不斷刷新汽車行業時,汽車本身大還是小,應該不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