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士科、京華城案柯文哲列被告 郝龍斌:希望他全身而退

臺北市前市長郝龍斌今上午接受POP撞新聞廣播專訪。圖/擷取自hitfm YT頻道

臺北市前市長柯文哲任內的北士科、京華城案,北檢依涉犯貪污列他字案偵辦,將柯列被告。臺北市前市長郝龍斌今天表示,他誠心希望柯文哲能全身而退,建議柯文哲勇敢面對所有質疑,過程若有不合理、不合法的判斷,希望未來經過這些調查能還清白。

2022年動工的臺北京華城改建案,於柯文哲任內核定,容積率從郝市府的392%變成840%,被質疑是在護航威京集團;監察院調查,認定北市府在欠缺法令依據下,逕自創設獎勵項目,因此糾正北市府。

郝龍斌今上午接受POP撞新聞廣播專訪指出,392%容積率是在1991年訂出,京華城說他們被霸凌,非常可笑。容積是公共財、是所有臺北市民的財產,市府當然要顧好,讓它做最好利用。他擔任市長時希望危老建物更新能做到一坪換一坪,但住宅因容積率關係,很難做到。

郝龍斌指出,京華城建案拿了840%容積率的概念,相當於一坪換了5到6坪,這麼大量體對城市周圍環境的衝擊是很大的,最大關鍵是它用的是老舊都市更新容積獎勵條例,京華城只建了18年,因經營狀況不理想而自行拆除,完全不符都更條例獎勵的任何規範,「給一個新建物用都更條例,完全是違法、無法源的。」

郝龍斌表示,由於該塊土地前身是唐榮鐵工廠,當時容積獎勵覈定爲392%,同時有但書,未來建物樓地板面積不可小於現有面積12萬平方公尺,但京華城建了678%,超過560%上限,經都發局說明,將具體事實反映給監察院後,監院表示「尊重北市府當初的決定」。因此外界說郝市府是被彈劾後纔給了560%容積率,完全沒有。

郝龍斌重申,當初市府不同意兩件事,第一是容積率就是392%,不可能變560%;其次是12萬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是一次性的,這件事法院曾判決該集團敗訴,「當初你從工業用地變商三特,容積獎勵是一次性的,不能永久用下去,」這件事不止監院調查後尊重市府的決定,法院也支持市府的看法。

郝龍斌認爲,京華城案有很多不合理、不合法的地方,主事者柯文哲應該清楚說明,當初是如何做這樣的決定與裁示,監察院第一階段調查,將京華城容積率從392%回覆至560%,把基底墊高;第二部分從560%變成840%就很奇怪。

郝龍斌表示,京華城建物是自行拆除,不符合危老建物及都更條例,他們要求拿都更容積獎勵20%,土地分區管制規則也沒這條,所以沒有法源,這個創設獎勵不知哪來的,也不是市府給的,是業者自提,說是綠建築、韌性城市,計劃送北市府後核給他們20%,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如果所有建案都比照,北市都更都不用做,整個都亂掉了。

因此,郝龍斌說,他完全同意柯文哲所說「老公務員絕對知道這件事不能做」,後來爲何做成這樣的結果,應該查清楚,是誰決定,誰給的建議,會議紀錄在哪,都要說明。

郝龍斌說,臺北市從來沒給過840%這麼高的容積獎勵。101大樓給了752%,是因爲要建立指標性的城市標竿,且土地是北市府的,沒有圖利問題,經過詳細規畫設計,對建築安全、量體對周圍環境衝擊都有評估考量,對產業發展、經濟繁榮有很大幫助,京華城840%超高容積率能不能做到這點,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