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 街貓絕育成效差 市府將提解方

臺北市街貓友善照護行動方案(TCCP),由志工誘捕街貓再送至動物醫院絕育後原地安置,但臺北市議員王欣儀發現,參與志工人數逐年下降,要求市府提出補救方法。(蔡佩珈攝)

臺北市街貓友善照護行動方案(TCCP),由志工誘捕街貓再送至動物醫院絕育後原地安置,但臺北市議員王欣儀指出,參與的志工人數逐年下降,要求市府儘快提出補救方法。臺北市產發局允諾,將邀集參與團體、志工及社區盤點人力,11月底前提出改善方案。

臺北市政府2015年起補助民間團體推動TCCP,由團體志工捕捉街貓,送至動物醫院做絕育手術、剪耳標記後原地回置,並提供後續照護及護理。

王欣儀表示,以往民間團體辦理TCCP須取得機關學校首長、社區委員會或里長告知書,才能替街貓絕育,去年起已拿掉規定,原以爲絕育率能因此增加,卻有民間團體向她反映,近2年參與志工人數減少,導致街貓數量增高。

她進一步調閱資料發現,2021年北市志工數有335人、2022年311人、今年剩下257人,銳減約23%;2021年機關補助團體執行街貓絕育3393只、團體自費352只;2022年機關補助團體執行3300只、團體自費38只;今年統計到8月底,機關補助團體執行只數剩1173只。

王欣儀分析,市府每年編列646萬9000元絕育預算,讓民間團體付給執行結紮獸醫診所費用,志工沒有拿補助,捕捉街貓的籠子、車馬費都須自行支出,導致人力不斷流失,而且獸醫礙於擔憂街貓傳染病、怕被咬、籠位少等原因,執行街貓絕育的診所數也愈來愈少,致使街貓絕育成效每況愈下。

她也提到,有里長今年7月通報北市動保處有街貓需結紮,找了好幾次都沒來,結果1個月后街貓生了一窩小貓,9月中動保處仍沒派人處理,最後動保處提供誘捕籠委託里長抓貓,顯示動保處人力也有問題。

王欣儀強調,市府應對志工、獸醫診所需求提出補救方法,例如獎勵志工、補助車馬費並宣導民衆投入,否則志工與絕育診所只會不斷減少。

產發局長陳俊安迴應,將邀集參與團體、志工及社區討論志工人數下降原因,瞭解執行TCCP遇到的困境,並重新盤點執行人力,以維持街貓絕育水平,預計11月底前提出改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