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血清研究結果出爐 估全臺逾1.1萬人有新冠病毒抗體

北榮醫院血清疫調結果出爐,全臺可能超過萬人已有新冠病毒抗體。(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北榮民總醫院發表於《刺胳針》的血清研究,從1萬4765個門、急診血液檢體中,檢出11人有新冠肺炎抗體,以此推估全臺血清抗體陽性率萬分之5。若以陽性率來推論,全臺約有1萬1800名國人可能已經有抗體。衛福部對此表示,這項研究沒有比對個案是否有旅遊史、確診者,並非隨機採樣的概念,因此不能將結果外推。

北榮研究人員以門、急診的1萬4765份血液爲樣本進行新冠肺炎血清抗體檢測, 其中1萬3721份來自門診,1044份來自急診,男女各半。研究發現,5月共有7人出現抗體,7月則有4人出現抗體,合計起來共11人,推估抗體陽性率爲萬分之7。經過人口比例校正,得出陽性率萬分之5的結論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流行病學有它的方法學,無法直接概括性地推論,在解讀上需要非常小心。由於北榮這份報告沒有詳述是否排除確診者、旅遊史者,並非隨機採樣的概念,不能把結果外推。

石崇良解釋,由於臺灣沒有要求所有檢疫者期滿都要檢驗,從國外回來被匡列的檢疫者也有可能感染過。北榮從1萬多個門診病人中檢驗出11人有抗體,可惜的是沒有比對個案,例如去了解是否有人居家檢疫,若有國外返臺居家檢疫者,那就顯示檢疫措施是有效的。由於未把旅遊史、確診者排除,這項研究的陽性率並不能外推到社區羣體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北榮血清學研究適用醫院檢體來做抗體研究,這項研究肯定了臺灣防疫的成功,但一萬多人的血清抗體有研究方法上的限制,因爲也無法回推到居家檢疫的檢疫對象、國外返國者,指揮中心認爲不適宜把醫學中心的研究回推到全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