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華爲技術,問界、智界前景幾何?
2023年末的新能源市場風起雲涌。
11月,華爲和奇瑞首款合作車型——智界S7上市,新車搭載華爲高階智駕系統,並帶來了Pro/Max/Max+/Max RS共四款車型,售價區間則爲24.98-34.98萬元。
同時發佈的還有問界新 M7 後驅智駕版,五座、六座版本售價分別爲 28.98 萬及 30.98 萬元,較四驅智駕版對應版本售價低 2 萬元。
但就在智界S7發佈的前夕,華爲和長安公佈了一則重磅新聞,雙方成立一家新公司,各佔一定的股份,華爲提供全套技術支持。按照計劃,華爲和江淮汽車也將展開合作。
不可否認,電動車這個行業整體欣欣向榮,但是臺上風光無限,臺下卻是暗流涌動。
華爲助力亦掣肘
長期以來,圍繞華爲“造不造車”,爭議不斷。雖然華爲堅持不造車,但是華爲卻以供應商和合作方的身份進入汽車市場。
華爲和車企合作有三大模式。
第一種是零部件模式,即華爲爲車企提供零部件,例如激光雷達、電驅、NFC鑰匙。
第二種是Hi模式,全稱HUAWEI inside 模式 ,主要是與車廠深度合作智能電動方案,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方面不斷升級用戶體驗,合作品牌如阿維塔和極狐品牌。
第三種是智選模式,即華爲不僅可以爲車企提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還可以提供營銷和銷售,目前合作品牌有問界、智界,北汽和江淮也已經加入,由此組成的方陣成爲鴻蒙智行。
對於車企而言,既然選擇與華爲展開深度合作,就需要向對方支付不菲的費用,同時也意味着公司內部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研發。長此以往,企業將會對華爲的技術產生依賴,“失去靈魂”。此前長安只是拿旗下一個子品牌阿維塔來嘗試,奇瑞則更多爲智界代工,而像缺少造車經驗的賽力斯來說,則只能依附華爲技術。
而像賽力斯這樣高度依賴華爲技術的車企來說,智界S7的上市,北汽和江淮的加入,讓其十分被動。儘管幾個品牌已經進行差異化佈局,但是“含華量”的高低還是不免被人反覆比較,受此影響,賽力斯的股價波動嚴重。
對於華爲來說,擔當零部件供應商的角色和渠道銷售的角色,一定是越多車企合作越好,但是對於合作車企來說,同時多款車型開發,同質化嚴重,產品大同小異,品牌和銷量就會受到影響。
智界S7和阿維塔12同期上市,兩者都是華爲生態的加持,難免被人拿來比較。兩款車都是搭載了華爲高階智能輔助系統ADS2.0,而在智能座艙方面,兩款車同樣都搭載了華爲鴻蒙座艙4.0,雖然數據上有差別,但是在實際用車體驗方面差別並不是很大。
相比來看,阿維塔12的外觀設計、內飾檔次有着較高的原創度,令人眼前一亮,智界S7則設計中規中矩路線,時尚和辨識度差一些。在尺寸方面,阿維塔12的車身比智界S7的長度要大,並且軸距更長。在動力性能,阿維塔12和智界S7雖說都是搭載的華爲DriveOne電機,但是阿維塔12的最大功率爲425kW,碾壓智界S7 365kW。
問界新M7沒上市之前,問界M7(參數丨圖片)銷量表現很差,在市場上沒有存在感。
2023年1-5月,問界月均銷量爲4374輛,相比2022年同期跌幅近50%,問界M7 6月銷量也僅僅銷售432輛。而反觀競品車型理想L7、理想L8,其月銷量穩定在一萬輛以上,直到今年9月,官方宣稱花5個億進行大改造,價格下調了4-5萬,還疊加了許多購車優惠,銷量纔有所增長。
雖然銷量上漲,但是問界新M7還是會有危機感。
理想汽車在前期開疆闢土,實現突破,在市場佔有率、直營體系方面已經十分成熟,這時問界在短時間內想要發力,是很難追趕上的。
今年長城魏牌藍山也加入戰場,新車售價27.38萬元起,對標問界新M7。據瞭解,問界新M7上市後,魏牌藍山立馬給出了新的購車政策,一萬元的選裝包只要1999元,銷售的賣車獎勵也提升至1500元每輛,吹響魏牌藍山進攻問界新M7的號角。未來,隨着越來越多有實力的車企推出車型,問界新M7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智界S7上市後,多款競品也扎堆上市。
風頭正盛的極氪007,自發布以來,訂單量突破2萬以上,並且預售價僅22.99萬元,產品力並不比智界S7差,卻比智界S7的指導價低兩萬元
小米汽車首款車型小米SU7,與智界S7競爭同樣不落下風,而小米汽車的起售價傳聞20萬以內,非常令人期待。
還有智己L6,官方已經做了一些預告,說它有2秒級的零百加速能力,同時續航水平也值得期待,其價格大概率也會低於智界S7。
總結:
藉助華爲的實力和影響力,智界S7、問界新 M7簡直稱得上自帶話題屬性的“網紅車”,關注度非常高,後期能否打動消費者,還需要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