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沙化土地面積減少近六成

昨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隨着兩期京津風沙源治理和兩輪百萬畝造林綠化等重大生態工程的實施,截至2023年底,昔日的五大風沙危害區全部得到治理,首都山區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67%,森林碳匯量、林木蓄積量以及生態服務價值持續增加。全市沙化土地面積由1999年的5.62萬公頃減少到2.23萬公頃,減少近60%。

沙化土地面積減少3.39萬公頃

北京歷史上曾長期受風沙侵害。建國初期,北京市森林覆蓋率僅爲1.3%,生態基底極爲脆弱。延慶康莊、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這五大風沙危害區沙塵肆虐,同時還面臨着來自西部、北部等風廊帶來的外省輸入性風沙威脅。

面對着脆弱的綠化家底,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北京陸續開展了“三北”防護林工程、農田林網、重點風沙危害區綠化造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工程,大規模防沙治沙成效明顯。截至2023年底,全市森林面積1279.8萬畝,森林覆蓋率44.9%,在世界大都市中處於領先水平;森林植被總碳儲量2753.4萬噸,林地綠地生態系統年碳匯能力達920萬噸;林木總蓄積量4078.54萬立方米,與1980年的450.8萬立方米相比,增加了3627.74萬立方米。全市沙化土地面積由1999年的5.62萬公頃減少到2.23萬公頃,減少近60%。

同時,森林資源總量的持續增加,使得首都的生態環境、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揚沙天數較大幅度降低,水源保護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密雲水庫入庫泥沙量減少60%以上,新版城市總規確定的“一屏、三環、五河、九楔”市域綠色空間格局基本形成,爲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生態支撐。隨着全市綠色生態空間大幅拓展,城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羣衆綠色獲得感顯著增強,2024年北京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京郊森林從“綠起來”到“活起來”

新時期,北京的造林治沙將提升森林質量作爲“重頭戲”,力求增加生物多樣性,實現京郊森林從“綠起來”到“活起來”的重要跨越。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將人工造林與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有機結合,讓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逐年恢復,生長繁殖場所逐年擴大,工程建設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目前,北京市林地綠地溼地三大生態用地已佔到全市國土總面積的71%,各類自然保護地79處,總面積552萬畝。

在新造林地及低質低效林提升改造中,按照“鄉土、長壽、抗逆、食源、美觀”原則,增加鄉土樹種、珍貴樹種和林木良種比例,不斷豐富植物種類。同時,加強生態保育小區、小微溼地建設,強化野生動物和鳥類棲息地保護。根據最新發布的《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4)》,北京市分佈的陸生野生動物有612種,包括鳥類519種,哺乳類63種,兩棲爬行類30種,其中鳥類種羣數量在G20國家首都中排名第二,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

工程區茂盛的植被將寶貴的水資源牢牢鎖在京華大地,首都水源涵養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據測算,每年可減少單位面積水土流失量54.3噸/公頃。北京地區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率由上世紀90年代的最高年發生7起,到目前最高年發生1-2起。工程區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治理後出水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以上;密雲水庫水質連續十年保持在Ⅱ類標準以上。

生態建設提升市民綠色獲得感

北京市利用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各項生態建設成果,建成森林公園、郊野公園100餘處,爲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態休閒空間,提升了市民的綠色獲得感。

工程的實施不僅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顯著提高了人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改變了農村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及生產生活方式,初步實現了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就業的轉變,推動經濟社會更加可持續發展。工程區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2000餘元增加到2023年的20000餘元,平均年收入增長十倍。在後期森林經營管護中,實現了8.7萬人綠崗就業,帶動了大批農村低收入戶和經濟薄弱村增收致富,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

在工程帶動下,山區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名特優果品生產服務體系逐步建立,以生態觀光、農事體驗、民俗旅遊爲特色的旅遊業等生態友好型產業成爲郊區主導產業。工程區發展經濟林果50萬畝,果樹、花卉、蜂業和森林旅遊等綠色產業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實現年產值近40億元。

北京將實施燕山山地生態綜合治理

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到2030年是鞏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關鍵期,北京將繼續推進各項防沙治沙工作。

本市將圍繞新版城市總規確立的“一屏、三環、五河、九楔”市域綠色空間結構,繼續實施填空造林、斷帶補齊,促進現有生態斑塊互聯互通。堅持系統觀念,以流域爲單元,紮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實施燕山山地生態綜合治理,不斷提升首都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同時,積極發展新興綠色產業,盤活森林資源,推動林業產業與教育、文旅、醫療、體育、農事體驗融合發展,促進農民綠崗就業,實現“生態美”和“百姓富”有機統一。加強與沙源區、路徑區的交流合作,在沙塵暴監測預警、防沙治沙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建立廣泛合作關係。文/本報記者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