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中年女的消費陷阱
樑爽
理性天蠍女
治拎不清、玻璃心、擰巴症
點燃你自律的心
上週,我發現被中國移動給背刺了。
我平時忙這忙那,一收到手機欠費的短信提醒,立馬充值。
以前每次充50,提示得多了,我嫌麻煩,就每次充100。
每次發來賬單,我也一律忽略。
覺得不對勁的風,還是吹到我這裡,怎麼越來越頻?
身爲社恐人士的我,不願撥打10086,下載了中國移動APP。
看到賬單,我每個月基本要用200的話費,可我平時幾乎只接外賣或快遞的電話,手機功能主要靠流量和WiFi維繫。
我查看賬單明細,越看越氣。
套餐及固定費,就不說了,重點是:增值業務費。
咪咕遊戲,每月扣20;
權益超市,每月扣12;
遼寧電費權益融合產品,每月扣19.9。
這些都是什麼,我享受到什麼,給我帶來什麼增值服務了,什麼時候開通的,我毫無印象。
咪咕遊戲和遼寧電費權益融合產品已扣費3個月,在能查到的記錄中,“權益超市”已經扣費13個月了。
冤大頭沒有我這麼當的。
我忙着時間管理,卻忽略了賬單管理。
用句流行語形容就是,感覺天塌了。
我已對這些服務是什麼,從哪來,不感興趣,只想送它們走。
我打開已訂業務,把包括“微博會員隨心玩”“咪咕遊戲”在內的6項增值服務,依次退訂,下月生效。
以前我以爲,我的錢,支出渠道就3個:銀行卡、微信支付和支付寶。
我重點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每次開通會員,交完費及時取消自動續費,不得不說,取消自動續費的界面日趨隱蔽,連我這熟練工,有時也得找半天。
千盯萬盯,把電話費這個渠道漏了。
真是大意失金錢。
怒把APP裡的2500分積分換成捲紙,以後吸取經驗。
其實,我就鬱悶了一小會,畢竟,咱被背刺的經歷,還少嗎?
經歷過房價和基金3成的蒸發,話費,只是小卡拉米般的存在。
爲了防止被消費陷阱背刺,我最近看了幾本書,總結了幾條經驗,武裝腦袋和錢包,與你共享。
永遠記住自己的第一訴求
最近,我看了李筱懿寫的《有錢花》。
她在書裡說,她的自媒體公司,在2016年,第三輪融資,估值3億。
2023年7月,公司投資款到期,既不能獨立上市,也不能被併購,她自己以賬面95%的現金回購了股份。
天吶,她應該是我微信聯繫人裡最富的人了。
看完全書,我羨慕她賣掉房子的時間點。
23年,她搬進新家後,第一時間尋找靠譜的房產中介,說明需求,賣掉之前的舊房子。
別人覺得她操之過急,要價太低。
但她說自己賣房的第一訴求是回籠資金。
在少賺或不賠的情況下,價格低於其他同類型房屋,房子很快賣掉,沒有拉鋸戰,速戰速決。
年底再見到中介,中介說她賣得很及時,現在房子價格壓得更低,而且更難出手。
她說“我沒有先見之明,不懂房地產的波動,我只是清楚自己的第一訴求,低價賣房是回收現金,落地爲安。”
我看完一拍大腿,我們家要是能在住進新房後,把舊房子馬上以低於市價的價格果斷出售,能比現在少虧幾十萬。
我其實就是吃了第一訴求不清晰的虧。
高峰期的高價都沒出手,後來的低價更是不甘心,心理落差讓我難以止損。
我有的朋友買房喜歡買大戶型,比起一套大戶型,我更喜歡兩套離得近的小戶型。
因爲我們都是外地人,我們常住一套,另備一個小房,父母來時可住,沒人住,我也可以當成自習室去寫作。
我們的老房子樓層高,想換但又不強烈、不緊迫,目的性不明確,導致很務虛,經常關注市場、週期、經濟、政策的大詞,其實家庭第一目的,才最重要。
知道自己最想去哪,就知道在最近的站點下車換乘,有點損失也認了。
要把拿鐵因子當回事
昨天,我辦公室的小可愛,拿着一個桌面卡通擺件問我:姐,你看,好看不?這是我買盲盒抽到的。
我說好看,隨後就問多少錢。
她回答:69塊。
我心裡彈出一個詞:拿鐵因子。
由作家兼金融顧問大衛·巴赫提出,源於一個故事:
一對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鐵咖啡,30年來,花錢竟達70萬元。
拿鐵因子是生活中那些可有可無的、非必要的、積少成多、容易忽略的習慣性支出。
如跨行提款的10元手續費、租書逾期的5元、看到滿減就買的2條牛仔褲、在網上淘的3款口紅、付了錢卻未真正使用的健身卡……
大衛指出:“錢的問題,通常不在於收入太少,而在於開銷太多”。
我看《拿鐵因子》那本書時,還不愛喝拿鐵,看完反而愛喝上了。
我人菜癮大,咖啡因不太耐受,喝完心突突、心慌慌,但不喝又心癢癢。
擺在我面前的選擇,只有30塊中杯的星巴克低因拿鐵。
喝完低因拿鐵寫文章或想事情,享受又高效,但經常喝、連續喝,咖啡支出是小頭,關鍵是我喝多了會長痘。
長痘可太費錢了。
在我們生活中,除了拿鐵因子,男士有香菸因子、遊戲因子,女士有奶茶因子、網約車因子,小孩有盲盒因子、零食因子…
創維創始人黃宏生說,年輕人一定要對錢有概念。
“一次打車30塊,等於坐公交一個月;
一杯星巴克40塊,等於一箱牛奶;
一頓火鍋200元,等於5斤豬肉,一斤雞翅,30個雞蛋,10斤大米和一桶油;
一臺蘋果一萬多,等於買了一臺空調、洗衣機、電視機、掃地機、烤箱微波爐,完全夠把家裡的傢俱都添置齊了。”
10塊、20塊的,能積少成多。
每天存28元,一年可攢下1萬元;
每天存84元,一年可攢下3萬塊。
莊雅婷在她的《硬心腸》一書中寫道:
“你在亂花錢時,看到有人勤快地賺一塊兩塊的水磨功夫錢,且還很熱情,會有一種不知道爲什麼羞愧和難過的感覺。
這種感覺在成都小麪館裡,老阿姨端上來一碗七塊錢的面時也有過;在日本鄉下的7-11看到老爺爺圍着圍裙很禮貌的鞠躬道謝時也有過;在上海的副食商店裡看見一個乾淨的眼鏡大叔認真記賬的時候也有過。”
其實,我們很多人就是在賺水磨功夫錢。
哪怕工資看着不錯,其實拆分下來:
一頁PPT可能2塊,剪個視頻可能30塊,絞盡腦汁改個方案可能就40塊,每天睜眼就狂奔到公司打卡爭取的全勤獎,一天也就13塊。
如果哄自己開心的方式,是以逼自己辛苦勞作爲代價,不如不哄、少哄。
警惕一切消費主義新話術
最近我頻繁地看到一段話,主題是金錢養人。
“高級餐廳的桌子之間離得更遠,頭等艙沒有中間的座位,豪華酒店有單獨的套房客人入口,在這個人擠人的世界裡,你能買到的最貴的東西,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我想指出,這段話出自瑞典作家弗雷德裡克·巴克曼的《焦慮的人》,說出這話的角色,是一個收入很高的銀行家。
咱不能沒有銀行家的收入,卻有銀行家的消費。
警惕金錢養人、剛需、犒賞、愛自己等概念衍生品。
消費社會擴充了必需品的範疇,而其中大部分只是奢侈品、輕奢品、可愛廢物,或與生存不直接相關的東西。
廣告和植入強化了人們對這些東西的僞需求,還把渴望和需求,與幸福感做關聯。
我近期蒐集到的新術語:
花錢哄着自己去上班。
住好的酒店很有必要。
人老了還得住市中心。
原來住的好那麼治癒。
買便宜車住高檔小區。
不考慮花錢以及錢從哪裡來的話,其實很對。不要跳過賺錢的過程,談花錢的感受。
如果你賺錢容易,你不用賺錢,錢幫你生錢,那你消費去吧,注意風險控制就行。
如果你賺錢不易,感覺一切皆流,無物常駐,賺了今天的錢,擔心明天的錢,那就警惕消費陷阱吧。
~End~
作者簡介:樑爽,我愛自律,自律愛我。新書《當鑽牛角尖,遇到四象限》、《把自己重養一遍》、《糟糕,今天內耗又超標》,公衆號:哪樑爽哪喜慶 ,微博:@樑爽笑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