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畜磺胺劑抽檢每月僅4家「40年才驗得完」 他轟食安淪打假球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赴議會備詢。(摘自柯文哲YT)

臺北畜產公司家禽批發市場每日針對家禽抽檢藥物殘留,但磺胺劑無法當場驗出,須送中央檢驗。北市議員楊靜宇今質疑,14天后檢驗結果纔出爐,民衆早已吃下肚,且禽只供應商多達1928家,每月才抽查4件,按此速度40年才驗得完,炮轟食安防線形同虛設打假球。對此,畜產公司表示已增加2種磺胺劑試劑。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赴議會備詢,楊靜宇指出,爲避免民衆吃到有問題的禽肉,依規定在流入市面前,要先做禽只磺胺劑等抗生素藥物殘留檢驗,但畜產公司對於禽肉抗生素用藥其中一項的磺胺劑不具自驗能力,只能委託中央畜會做檢驗,不過,從送驗到結果出爐需要2周。

楊靜宇調閱資料發現,2019年4月到今年4月,3年下來只抽檢了145次、120個供應商,其中又有20個廠商被重複抽檢,從沒有被抽驗過的廠商高達1808家,炮轟離譜、檢驗形同虛設,根本無法保護民衆食安。

楊靜宇更批,禽只供應商多達1928家,畜產公司每個月竟只抽驗4家,豈不是要歷經10任市長、超過40年才驗得完,簡直不像話。

楊靜宇說,畜產公司曾抽驗到2家供應商,分別各有70只與14只禽肉的磺胺劑用藥殘留超過標準,但84只禽肉早已流入市面,被消費者統統吃下肚,14天后抽驗不合格結果纔出爐,磺胺劑超標,長期食用易造成噁心、嘔吐、腸胃不適、肝腎損害、甲狀線腫大及畸胎,畜產公司是把消費者當笨蛋嗎?

另外,楊靜宇也質疑,每日進入大臺北地區的禽只多達8萬隻,但每日只有6到8只進行其他抗生素抽驗,根本杯水車薪,難道是在虛應故事、敷衍塞責,農產公司對於蔬果農藥檢出,每日抽驗約100件,每年的檢驗量能可達3萬件,要求畜產公司比照農產公司,擴大每日快篩,並增加每月送中央畜產會的檢驗數量。

對此,柯文哲坦言,14天不切實際,變成是事後的懲罰,檢測方法要改變,看要不要改成質譜儀,不然用化學法就是這樣,質譜儀一臺要700萬,也不曉得臺灣有沒有這個技術。

畜產公司董事長廖榮清迴應,自4月20日開始加強禽只進場檢驗,本來檢驗快篩劑有6種,現在增加到8種,有2種試劑是磺胺劑,在第一時間發現有不合格禽只,會立刻凍存,送第三方公正單位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