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下的高速:信電動車還是燃油車?

臨近春節長途返鄉高峰,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再次襲來,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地區。

雖然天氣預報已經讓全國各地政府和民衆都繃緊了神經,做好了應對惡劣天氣的準備。但是,暴雪的程度還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飛機航班滯留,高鐵延誤停運,這些倒還罷了,最痛苦的莫過於是提前自駕返鄉,困在高速公路上的車主們。

高速公路積雪冰封,山西、內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貴州、陝西、青海、寧夏等雨雪“重災區”都相繼封閉部分路段和部分收費站。特別是湖北地區,據稱已經達到了2009年以來的最強嚴寒天氣。

在湖北段高速路上被堵十幾個小時的大有人在:100公里的高速路硬是走了30多個小時;上千輛車在高速困了一夜行進不到2公里,“7小時沒動一下”;有人走下車在路邊撿木柴燒火取暖;有人在網絡上發出了百元求購開水的呼聲……

人在囧途,還好有高速路附近的熱心村民爲車主們送去熱水、泡麪,即使在冰雪中也感受到了大家的熱情。

而有意思的是,過去每逢在這種重大擁堵現場,油車與電車的優劣之爭總是會被引發討論,但這一次似乎大家都偃旗息鼓了。原因就是,無論是油車還是電車,各自的那一丁點優勢,在嚴寒天氣造成的擁堵面前都變得不堪一擊。油電之爭,無非是五十步笑百步。

從用車的角度而言,電車與油車最大的差別,無非是在動力形式上,因爲動力形式的差異帶來用車體驗的不同。比如相比起油車,電車的加速性和動力性更好,而且用電成本更低,但是續航和充電的問題始終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城區低速行駛省電而高速行駛時電耗也會明顯增加;油車雖然在動力性、靜謐性上不如電車,而且用油成本更高,但是勝在適應性強,沒有續航、路況等等的條件限制。

像是在之前五一國慶等長假高速長途堵車時,電車車主往往會以在車裡舒服的吹空調,拿用電車外放電功能在高速路上燒水做飯,來嘲諷油車車主捨不得燒油開空調,又只能百無聊賴困在車裡;油車車主則會拿各種電車高速趴窩,車主排隊充電來反擊。冬季的時候,電車多數採取的後驅和四驅形式被認爲在冰雪天行駛時,比前驅的油車更加安全;而油車則是會嘲笑電車被凍住的隱藏式門把手和嘩嘩往下掉的電量。

但是,在現在這種極寒天氣下,長時間滯留在高速上,無論對油車還是電車,其實都是極大的考驗。

電車的動力電池在嚴寒之下活性會出現衰退,續航能力大大降低,哪怕是開空調取暖更省電,在長時間擁堵和低溫的情況下,掉電速度也會變快,車主也不敢隨便長時間開空調。油車自然也不必說,開空調費油,幾個小時開幾公里的怠速行駛也費油。

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油車和電車便成了同病相憐的患難兄弟。

其實,油電之爭真有那麼重要嗎?無非只是市場競爭下的一種消費引導而已。在經歷了幾年的競爭和思辨之後,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應該能夠看清楚油電各自的優劣。

電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油車仍然還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存在。油電之間,至少現在還遠沒有到有你無我的競爭態勢,而是在此消彼長後形成一種新的平衡,然後長期共存。

就現階段而言,拋開車內的智能化功能和舒適度等因素不談,電車更適合有計劃有規律的日常代步和中短途出行,油車更適合長途行駛和應對突發性的出行,不受時間、路況的限制。電車在南方更加方便,因爲充電樁數量更多,也很少遭遇極端天氣;而油車在北方嚴寒地區和西部廣袤無人的地區顯然又會更加合適。

如果條件允許,家庭擁有一臺油車和一臺電車是最理想的狀態,能夠滿足不同場景的用車需求。如果條件有限,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來做出選擇。

因此,關於油車和電車的爭論,其實大可不必。在冰雪覆蓋的高速路上,如果能看到一個油車車主和電車車主的握手和扶持,也許會來得更有意義。

油電之爭,是時候“和解”了。

(文/優視汽車 老炮)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