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在疫情期間做了4件事 金管會大讚「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金管會稱讚保險業。(圖/小花平臺保險+)

由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每2年舉辦的保險界最高榮譽「第9屆臺灣保險卓越獎」,日前假張榮發基金會舉行頒獎典禮,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致詞時大讚國內保險業者在全民抗疫最艱難的時刻,主動做了4個舉動「揪甘心」,善盡了企業社會責任:

首先,爲協助國內民衆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可以安然度過危機,多家保險公司針對經濟弱勢保戶推出保單借款優惠利率方案,每一要保人淨借款金額最高新臺幣10萬元,以1.28%計息、優惠利率期間爲3年,另也提供疫情受災保戶可以緩繳保費3個月;此外,特別提供客運業者等法人可以另外申請分期繳交保費,除了減輕保戶繳交保費的金流負擔外,同時也能兼顧保障與風險。

其次,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衛福部疾管署已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爲第5類法定傳染病,基於有利於被保險人的考量,針對罹患新冠肺炎「確診」保戶從寬給付保險金,並提供單一服務窗口、便利保戶可以撥打該窗口客戶服務專線,着手申請緩繳保費、保險金理賠或是保單借款等從優從寬措施。

再者是先前掀起廣大討論熱潮的防疫及疫苗相關保單,多家保險公司加速研發防疫相關保險商品,包括:企業防疫薪資補償保險、停業賠償保險及疫苗接種保險等商品,針對個人或是企業因爲疫情導致的經濟損失,將依約給付保險金,以提供保戶基本保險保障。

最後,提供不動產降租或是緩繳租金等措施,據瞭解,去(109)年4月金管會保險局就祭出暫行措施,准許保險公司的投資性不動產出租時,針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承租戶提供紓困措施,出租率及收益率可以暫時不用計入,即暫免符合最低投資報酬率及出租率要逾60%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