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案源頭成謎 薛瑞元坦言:不一定有最後答案

目前米酵菌酸源頭仍不明,立委擔心,此案恐像之前瘦肉精豬肉一樣,最後不了了之。(圖/示意圖,記者鄧博仁攝影)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釀2死、5重症,全臺累計31例通報。但目前米酵菌酸源頭仍不明,立委擔心,此案恐像之前瘦肉精豬肉一樣,最後不了了之。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天在立法院表示,最後結果需要2到3周出爐,會逐漸縮小民衆的不安範圍,但坦言「不一定會有最後答案」。

國內首度驗出米酵菌酸,但究竟來源爲何,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天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上表示,這是目前調查重點。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說,希望不要讓此案變成懸案,懸案最可怕。民進黨立委李坤城也說,這件案子牽涉到人命,不希望像臺中巿查出臺糖豬肉含瘦肉精西布特羅,最後卻找不到污染源一樣,出現「天選之肉」的謎團,最後不了了之。

薛瑞元表示,寶林茶室案會逐漸縮小範圍,從廚師到烹調過程中,到底什麼樣的因素造成。李坤城問,何時會有結果?薛說,最後結果要2到3周跑不掉,會逐漸擬定指引,把民衆的不安範圍縮小,但不一定最後會有確定的答案。

國內過去沒有驗出米酵菌酸,王必勝今天上午接受媒體專訪表示,米酵菌酸的產生需滿足3個條件,包括特別細菌、溫度環境和介質,因此案例非常稀少。米酵菌酸是自然形成的毒素,在人體半衰期約4天,身體需要蠻長時間代謝,目前沒有解毒劑,只能使用支持性療法。

王必勝表示,目前已完成寶林茶室遠百A13店的環境採檢,最快2周有答案。食藥署長吳秀梅在立院受訪表示,環境培養需要時間,上週已經開始進行,如果有培養出菌,還要進一步定型判別,希望儘快有結果。

寶林茶室案目前累計31例通報,其中2人死亡、5人住加護病房、3人住一般病房、21人就醫後返家。王必勝表示,5名重症個案中,1位病況好轉、將轉到一般病房,其他4位仍在昏迷狀態;其中2位程度非常嚴重,考慮換肝,醫療團隊會盡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