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大模型獨角獸,攤上事了……

如果要評選今年最火的國產AI大模型,有一個名字註定無法迴避:

Kimi。

Kimi爆火的速度,讓整個行業都感到驚訝。去年10月底,Kimi橫空出世,擁有支持輸入20萬漢字的能力,成爲全球首個開放“超長上下文窗口”的大模型。

緊接着是今年3月,Kimi支持無損上下文長度從最初的20多萬字,擴容到200萬字。

這啥概念呢?這麼說吧,餵給Kimi《甄嬛傳》80集的劇本,它就能迅速爲你提煉劇情重點,甚至還能根據你的提問進行人物分析;餵給它幾十萬字的德州撲克教程,它能成爲賭王的老師。

憑藉着“長文本”這個技能,Kimi迅速受到熱捧。這股熱度蔓延到股市,甚至出現了“Kimi概念股”,引得一衆股民熱炒。

但在高光的背面,很多潛藏的問題開始浮現。

爭議

第一顆炸雷來自一起仲裁申請。

幾天前,“暗涌Waves”的一篇獨家報道稱,月之暗面(Kimi的主體公司)創始人楊植麟與聯合創始人兼CTO張宇韜,因在循環智能時期的投資問題,在香港被投資人提起仲裁。

文章透露,此次仲裁申請的原因可能是:在尚未拿到來自循環智能的幾個投資方的同意豁免書之前,楊植麟和張宇韜等人就已啓動融資並創立月之暗面。

我們簡單梳理一下時間線:

2016年,楊植麟、張宇韜、陳麒聰創立循環智能,這家公司先後拿到了金沙江創投、華山資本、靖亞資本、真格基金、紅杉中國、萬物資本、博裕資本的投資,公司估值一度超過2億美元。

2022年底,ChatGPT大火,楊植麟開始籌備創立月之暗面,並於2023年2月做了第一輪融資。

2023年,月之暗面成立,循環智能老股東紅杉中國與真格基金選擇了繼續跟投,但金沙江創投、博裕資本等機構由於不看好通用大模型而沒有跟進。

2023年10月之後,月之暗面推出Kimi並迅速走紅,公司估值也迎來飆升。

2024年11月,楊植麟與張宇韜被曝出在香港被投資人提起仲裁。

此番仲裁的焦點是“同意豁免書”。在仲裁方看來,楊植麟和張宇韜在未獲得該豁免書的情況下,就着手創立月之暗面並完成了新一輪融資。

▲循環智能創始人團隊,圖片來源:網絡

但根據中國基金報的消息,事實上,楊植麟和張宇韜在啓動融資之前就已經取得了所有董事的口頭同意以及郵件確認,後來也簽署了正式的法律文件。而且,根據相關約定,循環智能在月之暗面也佔有部分股份。

面對這樣一個事情,爭議的兩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觀點。

在投資人看來,楊植麟、張宇韜這是不遵守商業規則、沒有契約精神,在沒有拿到“同意豁免書”的情況下,怎麼能跑去創立新公司?

而在創業者看來,大模型窗口期很短,必須快速決策。當初這幾家投資者不看好月之暗面,沒有選擇跟投,如今月之暗面估值暴漲,卻“眼紅”了,反過來想要更多的股份,這不是“獅子大開口”?

這場AI界和投資界的風波還在繼續,隨之引起的爭議也還在發酵。

膨脹

一切的爭議,都離不開Kimi的爆火。

作爲一個面向C端用戶的智能助手,Kimi善讀長文、搜網頁,主打功能包括整理資料、解讀文件、輔助編程、文案寫作等,被網友稱爲ChatGPT中文平替。

數據顯示,去年12月至今年2月,Kimi智能助手的月活躍用戶數分別爲50.83萬、112.85萬、298.46萬,同比增長122%至164%。

此前,新榜AI產品榜數據顯示,10月Kimi的網站訪問量超2700萬,在國內同類產品中位列第一,全球排在第六。時至今日,Kimi的月活已經超過3600萬。

就在幾天前,Kimi Chat全面開放一週年之際,Kimi正式發佈新一代數學推理模型 k0-math,對標 OpenAI o1系列。

Kimi的造勢能力不可小覷。早在今年3月,Kimi啓動200萬字無損上下文內測的時候,就帶動了不少概念股,包括華策影視、掌閱科技、九安醫療等,甚至有公司市值在4個交易日內大漲近100億元。

Kimi的熱度,同樣離不開“耀眼”的創始團隊。

公開資料顯示,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是一名90後,保送入清華,中途轉計算機。其於2019年博士畢業於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師從蘋果AI研究負責人Ruslan Salakhutdinov、谷歌首席科學家William Cohen。

資料還顯示,他曾效力於全球頂級人工智能機構Facebook AI Research, Google Brain;於ICLR、NIPS、ICML、KDD、ACL等頂級AI會議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在所有六個主流語言建模數據集保持世界第一名。

雖然年紀輕輕,但楊植麟曾參與過Google Gemini、Google Bard、盤古NLP、悟道等多個大模型的研發,被媒體稱爲“中國大模型90後第一人”。

火熱的賽道、過硬的產品,疊加“天才少年”的故事,這是資本最喜歡的劇本之一。月之暗面的融資歷程,和它的出圈一樣迅速:

2023年6月,月之暗面獲超2億美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真格基金和紅杉中國;

2023年7月,月之暗面獲美團龍珠、藍馳創投等資方投資的A輪融資;

2024年2月,月之暗面獲超10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小紅書、阿里巴巴等;

2024年8月,月之暗面公佈B輪融資,融資額超3億美元,投資機構包括騰訊、高榕創投和阿里巴巴,投後估值達到33億美元。

一邊是月之暗面33億美元的估值,一邊是循環智能2億美元的估值。一邊是月之暗面的如日中天,一邊是循環智能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月之暗面越成功,循環智能那些當初沒有跟投的老股東,就越失落。膨脹的不只有估值,還有他們的遺憾與不滿。

渴望

往更深處看,Kimi和月之暗面的爆火,源於渴望,對搶佔AI時代先機的渴望。

月之暗面,和智譜AI、MiniMax、零一萬物、階躍星辰、百川智能被稱爲“大模型六虎”。

六虎之外,還有羣龍。根據各地網信辦發佈的公告,截至2024年7月30日,全國範圍內已有197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通過網信辦備案。

更多的大模型還在涌來。《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4年)》顯示,目前全球的基礎大模型有1328個,中國的大模型達478個,約佔全球數量的36%。

“千模大戰”背後,全球AI競爭已經白熱化。

ChatGPT的迅猛來襲讓我們意識到,這場大模型的競爭很可能像九十年代PC操作系統的競爭一樣,具有“壟斷性”:一旦輸掉競爭,就可能會失掉整個市場。

有人直言,在某些領域,ChatGPT已經展示出絕對優勢,或者說“AI霸權”。在未來,普通人要一天完成的工作,AI可能5秒鐘就完成了,這是生產力的極大躍遷。

背後的另一個趨勢是,隨着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廣泛應用,數字經濟正在成爲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早在2019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全球數字經濟新圖景》就顯示,2018年,47個國家的數字經濟總規模超過30.2萬億美元,佔GDP之比高達40.3%。其中,有38個國家數字經濟增速顯著高於同期GDP增速。

實際上,當所有生產信息都數據化的時候,誰掌握全球更多的數據,誰就打贏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基辛格更是認爲,人工智能是核武器之後,下一代能夠主導世界的東西。

中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全面的工業製造體系,但是在很多領域我們創造的財富絕大部分都被美國攫取。一部蘋果手機百分之九十的利潤都到了蘋果公司,只有極少數安裝工所創造的財富留在中國,而且背後是巨大的生態代價。

回看歷史,一個國家能否立於時代潮頭,關鍵一點在於:能否在覈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進而在工業革命中取得領導地位,爲世界創造巨大的生產服務進而獲得巨大的財富。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德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美國,莫不如是。如今,第四次工業革命風雲激盪,我們得主動上前。

所以,無論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還是國家安全的角度,人工智能都是我們必須爭取的高地。

這也是國產大模型被寄予厚望的底層邏輯。

尾聲

回到開頭的仲裁爭議,和投資人發生矛盾的,遠不止月之暗面。

近一點的,立下“真還傳”人設的羅永浩,被投資人鄭剛發文炮轟。鄭剛曾公開要求羅永浩履行無限連帶責任,支付拖欠的1500萬元借款。

遠一點的例子就更多了:

由於路線紛爭,新浪的王志東曾被董事“逼宮”,被免除在新浪的一切職務。

尊酷網的侯煜疆,因在戰略發展上與資本方產生分歧,被董事會奪權,最終黯然離去。

俏江南的張蘭,在衝刺上市未果後,與投資方鼎暉反目,鬧得滿城風雨。

放眼全球,類似的例子也不少。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曾被董事會釋去權力,被踢出局;如今的世界首富馬斯克,也曾兩次被投資方掃地出門。

熙熙皆爲利來,攘攘皆爲利往。說到底,雙方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只不過吃相有所差異。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留給月之暗面和國產大模型獨角獸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大模型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訓練貴、推理貴、獲客貴。根據媒體披露,就算是行業頭部OpenAI,今年也還要虧損40~50億美元。

根據李開復的觀點,未來中美的大模型公司中,能夠存活下去的可能只有5、6家。這意味着,99%的大模型,都將消失!

這樣的局勢下,對所有AI企業和投資者來說,“跑起來”遠比“鬧起來”更重要。

預覽時標籤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