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騎士亮相!攤牌的貴州打響第一槍

文丨西部菌

貴州等來白衣騎士!

4月22日,中國信達官方微信公衆號發文披露:

時間回到十天前。

4月12日,貴州相關方面刊發《化債工作推進異常艱難,靠自身能力已無化債方法》一文,引發外界廣泛關注,被看作是主動對債務壓力攤牌。

沒想到,短短几天后,貴州的化債工作就接連迎來重大進展。

貴州的行動,比大家想象中來得更快,更迫切。

01

貴州的化債壓力有多大?

根據前述文章披露,截至2022年12月,貴州省不包括地方隱性債務的顯性債務達到12470億元,其中省本級2035億元,省以下10435億元。

同期,貴州2022年的GDP爲20165億元。

貴州的負債總規模在全國並不算非常靠前。和企業對比的話,甚至遠低於恆大的負債規模(2萬億)。但負債率超過60%,居全國第二,僅次於青海省。

另外,貴州的發展基礎和財政底子本來不算好。2022年,貴州全省人均GDP位居全國倒數第四。

這樣的現實之下,“靠自身能力已無化債方法”,應該是大實話。

再疊加一些隱性債務,貴州的化債壓力,的確不容低估。

02

關鍵時刻,中國信達站了出來,成爲貴州的白衣騎士。

4月18日,貴州省與中國信達在貴陽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這被外界視爲貴州聯手中國信達合力化債的標誌性動作。

那麼,爲何是中國信達擔此重任?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信達是我國四大不良資產處置公司之一。截至2019年6月,中國信達累計收購不良資產約2.88萬億元。

政府債務的處置,也是中國信達的一個重要業務。如2019年,信達就對外表示,已投放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相關項目餘額約70億元人民幣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貴州作爲信達的第一個省級“化債”夥伴,相關投入規模可能也不會小。且除了直接投資,諸如組建50人金融專家團等手段,同樣是貴州所急需的“智力支持”。

後續,貴州將聯手中國信達推出哪些具體的化債行動,尚需觀察。

但“專業人做專業事”,貴州邀請來中國信達這樣的專業高手,表明自身在壓力面前並沒有躺平。

這本身是一個積極信號。

03

實際上,對於化解債務壓力,貴州的求援行動開始得更早,也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

2022年,《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專門提到,防範化解債務風險。

其中就包括:加大財政資源統籌力度,積極盤活各類資金資產,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研究支持在部分高風險地區開展降低債務風險等級試點等。

今年以來,貴州的相關化債行動明顯進入快車道。

今年1月,貴州省與中國建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後者承諾,“十四五”期間累計爲貴州提供不低於7000億元金融支持。

其具體用途就包括將貴州列爲重點支持區域,在審批授權、融資支持、資金成本、創新業務拓展、地方政府債券認購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

4月14日,貴州省與國資委在京簽署了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鼓勵支持央企與貴州在產業發展、國資國企改革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另外,近期貴州還積極與產業和金融機構合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金融和產業的強結合,形成化債的正向循環。

官方報道顯示,2022年初《意見》下發以來,已有66個國家部門單位出臺配套支持政策文件、簽訂落實協議或給予單項支持政策。

後續,料將有更多的央企、國企資源入黔,助力貴州跨越難關。

04

當然,除了向上、向外求助,貴州自身也在努力。

一個有意思的說法是,在中西部地區,貴州可能是最有底氣化解債務壓力的省份。因爲——貴州茅臺。

衆所周知,貴州茅臺的市值超過2萬億,已經遠超貴州的顯性債務。當然,這麼比較太簡單粗暴。但是,茅臺的確在貴州化解債務壓力上承擔了不少。

在2019年和2020年,茅臺集團兩次分別將貴州茅臺4%的股份劃轉給貴州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市值共約1500億元。

2021年9月,貴州省國資委再次將其持有的茅臺集團10%股權無償劃轉給貴州金融控股集團。貴州茅臺公告顯示,該次控股股東的股權劃轉主要是爲充實社保基金。

可以說,每到關鍵時刻,茅臺對貴州的特殊價值都體現了出來。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需要貴州在產業方面持續提升財政的自我造血能力。

05

也有人疑惑,貴州的債務壓力到底從何而來,或者說,債務都用到了什麼地方?

這裡僅提一個方面。在2013—2022年的十年時間裡,貴州GDP從8000億攀升至20000億,增速僅次於西藏,位居我國第二位。

這種高速增長背後,基礎設施對應的天量投資,功不可沒。

貴州於2015年,成爲西部地區首個“縣縣通高速”的省份。2010年,貴州高速公路里程,排名全國第21位,但到2020年,已躋身全國前五,僅次於廣東、雲南、四川、河北。

與此形成呼應的是,據國盛證券研報,截至4月12日貴州城投平臺存量債總額爲3180億元,其中省級存量債爲604億元,主要集中在貴州高速、貴州交通和貴州水投。

06

貴州是第一個公開宣佈自身無力解決債務問題的省份,但債務壓力,不只是貴州的煩惱。

其實,這幾年,我們看到很多地方的財政壓力都開始顯露出來,相關討論也越來越多。

比如,以房價“白菜價”而走紅的黑龍江省鶴崗市,就曾在2021年底成爲我國第一個債務重組的地級市。

經歷三年特殊時期,及房地產等支柱產業的變化,更多地方的財政壓力明顯上升,已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地方都提出要過“緊日子”,不少地方宣佈拍賣停車場經營權、租賃住房等資產,甚至連深圳的地鐵規劃也不得不大幅縮水……

貴州所邁出的這一步,或許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