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最成功的政黨”――國際友人與中共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 題:“百年來最成功的政黨”――國際友人與中共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王進業 李來房 姚遠

“永遠不要離開中國。”這是漢斯・米勒醫生1994年去世前反覆叮囑妻子的話。

1939年,二戰爆發。瑞士醫學博士畢業的德國青年米勒輾轉來到延安,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並肩戰鬥,之後又投身中國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同他親切交談,給他留下十分深刻和美好的印象。”談到與中共的結緣,米勒的兒子德華講述了令父親感動的故事。

自1921年成立以來,中共在革命、建設、改革等不同時期,吸引了衆多像米勒這樣的外國友人。中國共產黨人與國際友人的百年交往故事,成爲世界認識中共的一個窗口。

而今,中共已是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最大政黨。百年來,中共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告別受列強任意宰割的屈辱史,國家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大幅增強。

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的中國共產黨,正以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帶領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進。

理想的力量“難以置信”

中國共產黨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1936年,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帶着問題,前往陝北蘇區找尋答案。在簡陋的窯洞裡,毛澤東和斯諾多次深夜長談。4個月裡,斯諾還採訪了彭德懷、徐海東等中共高級幹部及普通戰士,體驗紅軍生活,對中共忠於信仰深有感觸。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感嘆共產黨人忠於主義的堅定性,理想目標給他們“難以置信”的力量。

曾到陝北考察的美國醫生馬海德,被紅軍戰士捨生忘死、患難與共的精神所震撼,決定留下並加入中共,成爲第一位被特批加入中共的西方人。“一個人要想作出自己的貢獻,必須要有一個牢固的精神支柱。”晚年的馬海德這樣說。

一百年來,中共堅守初心和理想,領導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日前撰文稱,中國共產黨無疑是100年來最成功的政黨。

許多在華工作生活的外國人,與不同行業的中共黨員打過交道之後,刷新了對中共的認知。

法國廚師廣坦在上海經營一家餐飲公司。他認爲,西方許多人對共產主義的刻板觀念仍停留在冷戰時代,但他們根本不瞭解。他觀察到,當國家和人民需要時,中共黨員都往前線衝,那是“一種戰鬥精神”。

在中國已15年的廣坦說,評價政黨最實際的指標是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在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一代人比一代人生活得好。

日中科學技術文化中心事務局長中島俊輔長期從事日中交流事業。“中國共產黨爲國家未來竭盡全力地思索、行動。”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米勒的遺孀、91歲的中村京子曾是八路軍戰士。談到米勒爲何留在中國並加入中共,她說:“在中國這麼多年,他覺得中國是有希望的國家。”

與斯諾相識的愛潑斯坦作爲美國合衆社記者1944年前往延安。他採訪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共領導人。愛潑斯坦相信,他與中共有着相似甚至相同的世界觀,深信延安是中國未來的縮影,後來加入中國國籍和中共。

“他支持中國,因爲中國共產黨是對的。”愛潑斯坦的遺孀黃浣碧說,“他最欣賞的就是共產黨爲窮人,幫着老百姓。”

澳大利亞共產黨總書記安德魯・歐文也評價說:“中國共產黨將科學社會主義與人民需求相結合,取得巨大成就,爲世界樹立了成功榜樣。”

“始終心繫人民、服務人民”

斯諾1936年離開西安時,目睹蔣介石抵達這個城市時街上嚴密戒備的情形。這與他在邊區所見到的毛澤東、彭德懷處之泰然地走在街上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

“這生動地說明誰真的害怕人民,誰信任人民。”他寫道。

愛潑斯坦在給《紐約時報》的一篇通訊中說:八路軍同人民保持密切聯繫。八路軍從不拿羣衆一針一線。

中共以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宗旨,同羣衆同甘共苦,保持密切聯繫,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斯諾曾把陝北形容爲中國最貧窮的地方之一。現在,在中共精準扶貧政策下,這裡和中國其他貧困地區一樣都已擺脫貧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累計7億多人脫貧。

澳大利亞的技術專家戴維德・奧斯本博士是中國脫貧之戰的參與者。5年來,他10餘次到中國西北的甘肅省環縣,擔任當地肉羊制種基地項目的技術總監,幫助貧困戶提高養殖效益。

“中共讓億萬人民擺脫貧困是無與倫比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奧斯本說。他評價當地黨員幹部相當樂於助人、友善,爲他提供任何需要的資源和幫助,十分欣賞中共強大的執行能力。

2017年,來自蘇丹的葉海亞・穆斯塔法和另外8名外籍專家參加譯校中共十九大報告外文版。這是幾十年來中共首次邀請外籍專家參與黨代會報告譯校。在中央編譯局工作的穆斯塔法頗有感觸地說,報告內容豐富精彩,譯校過程非常愉快。

“事實上,中國共產黨與衆不同之處就是以人爲本,始終心繫人民、服務人民,在世界範圍內很少見。”在北京工作生活20多年的穆斯塔法如此觀察中共。

2020年,爲抗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堅持生命至上,舉國動員,迅速打起一場疫情阻擊戰、總體戰,共產黨員衝在抗疫一線。

在廣州一家醫院工作的加蓬醫生讓・克里斯蒂安・恩曾格,去年曾與多名身爲黨員的工作人員一起參加社區防控工作,幫助篩查發熱人員。

“這是很危險的工作,但黨員們都沒有抱怨,工作很努力,也很勇敢,因爲他們熱愛自己的國家,想要保護自己的人民。”恩曾格說。

中共始終把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置於首位,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從唐山地震到長江洪水,再到汶川地震,從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到全球金融危機,從“非典”疫情到新冠疫情,中共領導人民成功應對了各種艱難困苦和外部風險挑戰。

中國2020年6月發佈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顯示,全國3900多萬名黨員、幹部戰鬥在抗疫一線,近400名黨員、幹部爲保衛人民生命安全獻出了生命。

“中國抗擊疫情的過程清晰地展現出人民與黨和政府之間的凝聚力和信任感。”穆斯塔法親歷中國抗疫,感受深刻。

數據顯示,1800多名黨員、幹部生命定格在了中國的脫貧攻堅征程上,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截至2020年,中國貧困縣歷史性全部脫貧。

“共產黨領導人民,黨員衝在前面,沒有辦不成的事。”67歲的米德華說。

國際權威機構民調佐證了中共越來越得到人民擁護。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去年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政府在中國民衆中的滿意度超過93%。

“有事跟羣衆商量”

加入中國國籍的愛潑斯坦和馬海德等一些國際友人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參與中國特色民主政治進程。參政議政的“洋委員”履職盡責,圍繞衛生、教育等積極建言獻策。2015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在起草過程中首次徵求在華外國專家的意見建議。

在蘇丹通訊社工作10多年的穆斯塔法,在中國工作生活一段時間後,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形成了獨立的認知。

“在西方,政黨的目標都是爲了獲得政權,服務自身利益。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權力是爲人民服務的手段,所有發展戰略和計劃都是圍繞着爲人民服務。”他說。

加拿大友人伊莎白柯魯克和來自英國的丈夫大衛・柯魯克1947年考察解放區土改運動,之後留下來爲中國培養了大批外語人才。伊莎白・柯魯克2019年獲得中國政府授予的“友誼勳章”。

“他們感觸最深的是,中國共產黨善於組織發動普通羣衆,接受羣衆監督,有事跟羣衆商量。”柯魯克夫婦的兒子、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主席柯馬凱說。

在中共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不斷完善,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展現出強大生命力。

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美國作家龍安志說,中國式民主一個顯著特徵,是通過廣泛徵集民意,充分討論,最後逐步形成共識,是一個“共識構建”過程。

來自英國的大衛・弗格森2006年到中國尋求發展機會,曾任中國網記者,後入職外文出版社,參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和多個政府白皮書的英文改稿。

在他看來,工作才能創造富裕生活。這需要某些必要條件,比如穩定、秩序、和平、安全、有力的國家治理和長期的戰略規劃。

“中國共產黨正是成功地創造了這些條件,才讓中國發展起來,實現小康。”弗格森說,“中國在近代飽受政府無能之苦。而如今,在共產黨領導下表現卓越。”

“應該走中國選擇的合作道路”

1936年,斯諾就敏銳地洞察到:紅星將照耀中國。

預言早已成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求索奮進,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爲世界謀大同。中國方案爲完善全球治理、構建公平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作出重要貢獻。

英國人林邁可是參與創建新華社英文廣播部的元勳之一。1944年9月,在他的幫助下,新華社正式開播英文電訊,讓世界聽到了延安的聲音。

今天,中共的理念、中國的聲音更廣泛、深入地傳播到世界各地,獲得越來越多的積極認同和響應。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中國已同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成爲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和重要公共產品。

“現在,中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其他大國必須與中國合作才能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問題,比如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全球流行病。”林邁可的兒子林德賽說。

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已奪去超過380萬人的生命。中國自身取得疫情防控戰略性成果,並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援助,出口大量醫療物資,幫助其他國家抗疫。其自主研發的多款新冠疫苗成爲全球公共產品。

“現在,友誼和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各國應該走中國所選擇的合作的道路,而不是相互對抗。”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澳大利亞人文學院院士馬克林說。

新冠疫情下,中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更廣泛的認同和支持。爲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是中共的奮鬥目標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已與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建立不同形式的關係,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全球政黨夥伴關係網絡。

在翻譯《習近平談“一帶一路”》時,弗格森真切地體會到,“一帶一路”提供了一個引導世界走向全球化、走向和平安寧、走向穩定繁榮發展的大通道。

長期關注中國文化歷史的穆斯塔法認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類需要同甘共苦,中國不但追求自身發展,而且深度融入世界大家庭,與各國共享發展成果。

2019年,中國拍攝的電影《紅星照耀中國》上映。斯諾的作品在中國依然暢銷。

“我們將繼續努力促進美中兩國人民的聯繫和了解。”美國埃德加・斯諾紀念基金會主席西妮・沃德說。

大道之行,歷久彌新。走過百年曆程的中共領導着愈加開放、繁榮的中國,正在書寫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華章。(參與採寫:婁琛 宣力祺 趙旭 曹軼 張文靜 洪澤華 繆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