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的騙氪之路:《FATE》風雲錄(下)

(原標題:百家爭鳴的騙氪之路:《FATE》風雲錄(下))

本站愛玩百萬稿費 活動投稿作者 旺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上期我們講述了TYPE-MOON帝國商業神話的崛起,但這個源自同人界的超級帝國如何分裂成今天這樣羣雄割據的衆多勢力則是今天我們要聊的主題:

漫長的月球史中朝代更迭,曾誕生過很多國家,形成各自的政權和領地,直到橫空出世的fate帝國在王廚等各大幕後財閥支撐下強勢崛起,一舉成爲整個月球唯一的超級大國。

雖然月球人一直給人以好戰尚武的印象,但fate帝國和周圍的小國平日涇渭分明,各掃門前雪,在fate帝國不斷擴張的同時,各小國倒也守得住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各國人日常對話如下:

空境國人:我們是一神教的,信奉唯一女神兩儀式,和多神教的fate人聊不來。

月姬國人:月球的創世人某菌類植物現在天天不是躺着數錢就是和富奸搓麻將,哪裡還記得月姬復興計劃(月姬remake),月球人記住了,你們在fate國每納的一份稅,就是撒在月姬墳頭的一培土。

魔夜國人:樓上+1,我堂堂月球起源國,竟然敵不過萬年冷飯。

迦南、428等國人(型月其它相關衍生):zzzzzz

那麼,幾乎被大衆當成月球代表的fate國,又在發生些什麼呢?

衆所周知,中華民族歷史是兼容幷蓄的歷史,在經歷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等四次民族大融合後,中華在近代與列強的對抗中形成自覺的民族實體,一直以來民族的相互滲透和對流都是歷史發展的主旋律。

而fate國的歷史亦然,在不斷擴大領地的同時,外來的勢力和內部的原住民始終在發生激盪和融合,可以說fate國發展到後來,正如一場羣雄逐鹿的亂世。

而一切的源頭,要從呆毛王saber領導下的盛世說起:

《Fate zero》:羣像劇的開拓者

《fsn》在商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也讓型月開始繼續挖掘fate這個IP的可能性,05年稱熱打鐵推出fan disc《Fate/hollow ataraxia》,08年由型月製作,capcom發行的《Fate/Unlimited Codes》也在街機廳風靡一時。不過這些可能和在天朝的月球人關係不大,直到11年的《fz》動畫在國內再次掀起fate的熱潮,將fate帶進大衆視野。

?《fz》強化了《fsn》羣像劇的特點,將一個大逃殺的精彩故事演繹地非常到位

《fz》的創作背景是這樣的:蘑菇有一個商業互吹的好基友虛淵玄,他們一起在聊第四次聖盃戰爭的時候蘑菇突發奇想“虛兒啊,要不我們來做《fsn》的延伸創作吧,就寫前傳第四次聖盃戰爭的故事,幾個主要人物和故事大綱我都定好了,具體內容給你來寫”。

虛淵玄:“菇兒啊,我現在遇到了創作瓶頸,感覺自己寫不出好的結局了”。

蘑菇:“沒事,反正不是啥happy ending,你放心大膽地寫”。

虛淵玄:“得嘞”。

虛淵玄何許人也?日本成名已久的galgame腳本家,以冷冽厚重的筆法和強大的敘事能力在業界撐起一片天,早在《fz》之前就以“鬼哭街”和“沙耶之歌”等名作著稱。他自詡爲愛的戰士,並稱想寫出溫暖人心的作品,結果筆下的人物死起來一個比一個利索,在《魔法少女小圓》“三話一掉頭,完結不留人”的美談後,“致鬱”更是徹底變成了這位“愛的戰士”的光環。

虛淵玄在07年12月完成了fate zero小說的第四卷,這部口碑廣泛好評的小說於2011年被UFO社搬上大銀幕。

基於本身小說優秀的素質加上UFO社的精良製作,《fz》一舉成爲當時的霸權動畫,圈粉無數,在日本和國內都引爆了極大的熱度。《fz》首周的BD銷量達4萬3000套,刷新歷史記錄,作爲一部“現象級商業動畫”,《fz》毋庸置疑是非常成功的。

?作爲筆者《fz》中最喜歡的角色,征服王故事是一大亮點

但在《fz》將fate進一步推向大衆的同時,也引發了廚子們的不少戰爭,造成了粉絲羣的割裂,讓不少吃瓜羣衆領略了月球人的戰鬥力。

戰爭的主力主要有兩方:因爲《月姬》、《fsn》等作品入坑的,對於型月和fate有一定甚至是深入瞭解的舊廚,以及因爲《fz》入坑,對於月世界之前作品並不瞭解的新粉們。

比起《fsn》,《fz》所展現的第四次聖盃戰爭有着更大的舞臺,更殘酷的劇情,更緊湊的節奏·,更成人的表達,這些元素毫無疑問更符合大衆的口味,吸引到不少對於型月先前作品全然不知的新人加入,而其中便有一些不那麼理智的人,舉着“《fz》天下第一”的旗子,和那些入坑早的fsn粉們撕得風生水起。

一個系列的作品,終究逃不過被比較的命運,捧一踩一似乎也成爲不少人評價作品的常態,哪怕兩者來自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載體,有着截然不同的內核。

《fsn》作爲一款文字遊戲,有着大量的筆墨去慢慢雕琢人物,這也是蘑菇所擅長的事情,他筆下的人物立體,多面,更復雜,也更深入人心。而《fz》作爲改編動畫的特點則是透過強大的敘事來營造衝突,快速推進劇情,角色只需要立場性格足夠鮮明便足矣。

試拿看板娘saber舉例,蘑菇筆下的saber作爲一名王,不光有理想的一面,更有作爲王者的思考和覺悟(若有興趣者,由蘑菇所寫的官方外傳小說《阿瓦隆之庭》詳細描述了saber作爲不列顛王的一生)。而老虛筆下的saber更像是理想主義無垢騎士姬,或許她足夠酷,足夠高尚,足夠純潔,足夠吸引人,但過於透明的性格讓她比起不列顛的王更像是個少女騎士,這也是爲什麼筆者認爲兩者詮釋的人物截然不同,真正賦予saber靈魂的是奈須蘑菇,而虛淵玄則是利用了saber的一面進行拓展。

?《fz》中選擇貫徹理想的saber可以說是大衆英雄主義的象徵

當然了,要說《fsn》和《fz》最大的差異,那便是:《fsn》是“boy meets girl”的傳奇物語,而《fz》則是羣雄疾走的羣像劇。蘑菇和老虛的處理手法南轅北轍:對於筆下那些掙扎的角色,前者選擇跨過命運,後者選擇直面命運,一個是蘑菇的理想主義,一個促成老虛的悲劇體質。前者利用少男少女的故事來高歌命運,而後者則是以羣像的悲劇來演繹命運。

說雖如此,可兩者的粉絲依舊是互不買對方的賬,兩位作者是一起搓麻將,互相欣賞的好基友,但由於筆下故事和人物的偏差,導致各自的擁躉們拔劍相向,想來倒也是無謂,只希望後來的看客們能坦然處之。

此時的fate帝國已經呈現出分化的態勢,《fsn》與《fz》的彼此衝撞,讓月球人分裂成幾個獨立甚至是對立的圈子,形成多樣的格局,而在未來幾年內,這種情況還將進一步加劇。

百家爭鳴的fate戰國時期

2010年,在PSP上發佈的《fate extra》(命運之夜·新章)是一款對戰型迷宮角色扮演遊戲,遊戲擁有全新的人物和劇情,並且與之前fate所走的路線大相徑庭,採用軟科幻背景風格。如果說之前關於fate的所有作品都是統一在同一世界觀下的話,《fate extra》則是脫離了《fsn》的世界線,採取了平行宇宙的設定再次愉快地挖起了坑。

從《fate extra》到2013年的續作《fate extra ccc》,再到今年剛登陸steam的ACT遊戲《fate extella》,這個自成一派的系列在拓展型月世界觀的同時,同樣也擁有出衆的英靈人物,並憑藉良好的素質吸引到一批粉絲,形成相對獨立的圈子。

?《fate extra》系列中的尼祿、玉藻前、阿提拉等英靈都是形象豐滿的人氣角色

從不斷涌現的新作不難看出,型月從來沒有停下擴張的步伐,更進一步邀請更多人加入了這個世界:成田良悟的《Fate/strange fake》、櫻井光的《Fate/Prototype蒼銀的碎片》、再到東出佑一郎的《Fate/Apocrypha》,也有外傳性質的《君主·埃爾梅羅二世事件簿》等,諸如此類作品不勝枚舉。

另有一作不得不提,就是2013年的動畫《Fate/kaleid liner魔法少女☆伊莉雅》,此作也採用平行世界的設定,風格與之前的fate作品差異巨大,但由於足夠的福利和喜聞樂見的劇情,也讓這部動畫也受到不少人追捧。魔伊如今也連載到第四季,不過相信很多觀衆都是衝着魔法少女而非衝着fate的名頭去看,這部動畫與fate其它作品關係甚微,可以看成是完全獨立的一部。

?動畫原創的美遊、小黑等角色深受部分宅民們喜愛

此外還有改編自二次同人作品的官方十週年紀念動畫《幻想嘉年華》,動畫將fate、空之境界、月姬等型月作品糅合在一起,一句話評價就是官方逼死同人,一路玩梗玩得根本停不下來。

fate在不同的作品中衍生出無數的可能性,在賦予這個大舞臺更多新鮮血液的同時,也挖了更多深不見底的坑,冉冉升起無數個衛星。fate藉由不斷的新作來保持高話題度,使其超越其它優秀的ACG作品,經久不衰,成長爲一個擁有統治級人氣的系列。

那麼問題就出來了,首先《fsn》確立的fate世界觀歷經十幾年的發展,不斷有新設定和新人物出現,自然需要不斷地打補丁來自圓其說。蘑菇自己吃書也不是一次兩次,在這樣一個正統主線故事就已經補丁累累的情況下加入平行世界的設定,雖說方便創作者開腦洞,但也讓各個作品受衆的割裂越來越嚴重,彼此很難相容。其次,就和《fsn》和《fz》所產生的對立問題一樣,相同的英靈,在不同的作品中呈現的面貌迥然不同,這勢必也會引起粉絲的對峙。

正如筆者之前提過的那樣,你很難看清fate的全貌,因爲你最先接觸哪一部作品,最先喜歡哪一個英靈,都會讓你對fate的印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Fate就這樣在各勢力的激盪和並蓄下逐漸擴張,並演化成如同春秋戰國版般羣雄並舉的格局。

《Fate grand order》:榨乾我們錢包的罪魁禍首

說到近兩年fate的發展,一個新型勢力已經逐漸擴大成爲當前帝國的主力軍之一:《fgo》。

作爲低開高走的典範,《fgo》早期由於資金不足,遊戲呈現的質量粗糙,在日本引起一片罵聲,全靠粉絲用愛發電。但在運營一次次的優化改善下,《fgo》成功逆轉口碑,常駐全球手遊榜單,如今儼然成爲fate的又一個代名詞,榨乾無數新老月球人的錢包。

?國民老婆黑貞的卡池氪金量一舉超過王者榮耀登頂,惹不起惹不起

fgo的火爆有着非常多的因素,筆者這次不討論其作爲氪金手遊的一面,而是講講這個遊戲和fate之間的關係:

《fgo》可以說是一款典型的日系氪金手遊,但又不是一款具有普適性參考性的手遊,它本身所具有的fate血統讓它和其它手遊顯示出不一樣的特質。

何以說《fgo》不太一樣?作爲一款手遊,在同類們依靠玩家的競爭,更好的裝備物品來延長遊戲壽命的同時,《fgo》想要依靠全新的故事和角色來撐起整個遊戲。

縱觀市場上的氪金手遊,有的在人設上下盡功夫,有的在玩法上絞盡腦汁,若是動漫IP改編,則毫無疑問主打粉絲情懷,壓榨原著的剩餘價值。原創劇情?那可以成爲錦上添花的小菜,但絕不會是主打內容,因爲手遊的受衆大多傾向於碎片化,快反饋的遊玩,你指望一個剛擠上地鐵的學生黨或上班族靜下心來看你成千上萬字的對話?《fgo》的這種操作毫無疑問是少見的。

在筆者看來,《fgo》的本質依舊是繼承了《fsn》的單機文字遊戲,同時也繼承了fate一貫的核心競爭力:羣像劇情和魅力各異的角色,百萬字級別的劇本將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英靈、不同的離聚呈現在玩家面前,讓玩家對角色產生更深的認同及代入感。

?從蘑菇負責劇本的第六章開始,劇本和人物徹底拉開和其它手遊的差距

這種AVG式的細膩刻畫與常規的氪金系統相結合,便發生了有趣的化學反應:雖然《fgo》的遊戲性並不出挑,但各種紙片人男友和紙片人老婆實在讓人難以割捨。同時《fgo》催生的大量漫畫和同人也是一劑猛藥,讓人不能自拔,《fgo》從一開始靠着fate的名頭誕生,到現在已然成爲擁有自身龐大圈子和產業鏈的又一根大梁。同時,《fgo》與fate其他作品的聯動也大大擴大了玩家羣,各路勢力的月球人都開始手握聖晶石,等着迎老婆(老公)過門。

《fgo》日服已運營兩年多,第1.5部纔剛接近收尾,第二部在年內將拉開帷幕,但是根據劇情,整個故事纔剛剛開了個頭,這個天坑必然深不見底,只要這些fate的創作者們能一直寫下去,編織下去,這個遊戲的生命也會一直延續下去,而各位玩家需要做的,就是好好鍛鍊身體,多吃點延年益壽的補品,做好和蘑菇死磕到底的準備。

從一開始《fsn》開創山河,到後來各個作品的分裂割據,再到現在《fgo》大有兼併之勢,未來fate的發展趨勢依舊是個未知數,但相信憑藉月球人的廚力和不斷涌現的人氣新作,再戰十年不在話下。

作爲從《月姬》時代就登月的月球人,筆者早就過了一言不和去撕設定撕人物的年齡,但優秀的世界都有着歷久彌新的魅力,型月就和東方,黑魂一樣,至今仍讓筆者流連,雖然月世界已經從最開始的沉靜浪漫一步步邁向大衆,邁入喧囂,但幸好有些沉澱下的東西仍未改變,不管是以什麼姿勢入坑的月球人,都希望你們能在月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相關閱讀:無呆毛何以平天下:《Fate》風雲錄 (上)

招募野生寫手!尋找遊戲達人!快來參加愛玩百萬稿費活動吧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關注愛玩APP【精選】板塊,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