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市值重返千億美元,未來還有機會“重組”BAT嗎?

2月18日這天,百度發佈了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報。根據財報內容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百度總收入高達303億元,同比增長5%,淨利潤爲52億元,淨利率爲26%。

同時在2020年全年,百度總收入達到了1071億元,同比略低但變化不大,淨利潤爲225億元,淨利率爲34%。其中,愛奇藝全年貢獻收入高達297億元,同比增長2%。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財報中,百度還首次公佈了智能雲業務的收入,並且首次展示了崑崙芯片的最新進展。而在業界看來,這次財報更像是百度發展歷程中的一次重要轉折點。

從市值被低估,到加入千億俱樂部,未來仍充滿挑戰

曾幾何時,百度與騰訊、阿里平起平坐,BAT的名氣響亮業界內外。但隨着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偏差。不過,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尤其是在資本市場。2017年10月,百度股價還曾一度摸高到接近275美元/ADS,市值接近千億美元(954億美元)。

尤其在當時,以搜索爲主的核心業務依然處於上升階段,包括愛奇藝在內的視頻業務同樣在增長當中。甚至在2018年,百度全年營收還首次突破了千億元人民幣,彼時資本市場依然對百度比較看好。

然而隨着此後陸奇等多位公司核心高管相繼出走,以及2019年百度出現自上市以來首次單季虧損,資本市場開始對百度轉變了看法。此後,百度股價便一路下跌,甚至市值很長一段時間停留在了300多億美元。

不過好在,從2020年3月底的82美元,到如今百度股價已經漲到了300美元上下,不到一年的時間,百度股價的漲幅着實令人驚歎。而如今已經站上1000億美元市值的百度,也終於可以緩一緩,換口氣了。

但話說回來,百度想要重返第一梯隊,“重組”BAT,困難還是比較大的。畢竟橫在百度與騰訊、阿里之間的,還有美團、拼多多、快手、京東等“新”巨頭。光說市值上的差距,美團市值2.49萬億港元,拼多多市值2403.35億美元,快手市值1.61萬億港元,京東市值1649.85億美元(美股),而百度現在是1159.35億美元(美股),即便是重回千億俱樂部跟美團之間還差着兩個百度。

而且這些巨頭經過這些年的摸爬滾打,個個都不是吃素的,統統屬於狼性選手,百度在面對這些競爭對手時,又能有多大勝算?

就拿剛剛成功上市的快手來說,其市值也已經超過了2000億美元,而且還有字節這樣尚未申請IPO但已提前預定第一梯隊的重量級選手。參考快手的市值和業務,未來字節如果打包抖音一起上市,其市值起碼也得是快手的二三倍之多。

那麼問題來了,當百度在奮起直追的時候,其他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也在大踏步邁進,但是百度這種迅猛的增速還能保持多久?尚未可知。

百度“翻身”,靠的是什麼業務?

從這次財報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百度“翻身”,並非靠的是廣告業務。

根據財報顯示,作爲百度的核心業務,去年第四季度,網絡營銷營收保持在了18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但是非營銷營收卻達到了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2%。而從整個2020年財年來看,非營銷營收高達1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8%,網絡營銷營收則比2019財年下降了5%。

不難看出,百度在廣告收入方面出現了下降,但這個轉變對於百度而言,卻可以說是意義重大!因爲,不管是不是去年的疫情給百度的廣告業務造成了困擾,其關鍵在於非廣告業務的收入在持續增長。

其中,百度智能雲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長了67%,年化收入約爲130億元。而在百度看來,智能雲業務的增長則來自於百度在AI上的優勢。衆所周知,百度已經佈局AI領域多年。

不過,AI無法作爲單獨的業務展現,往往需要依靠其它業務才能呈現其實際價值。畢竟,你跟投資人說,我們在AI領域有多麼多麼牛,但投資人也搞不懂AI到底能產生什麼具體價值,再加上AI的風口已不如當年,所以百度還需要從其它業務中,儘快提取跟AI有關的價值,簡單來說,最起碼先得讓投資人信服投資AI能創收,對吧?

比如在財報中,百度還首次公佈了自主研發的崑崙2芯片最新進展:即將投入量產。而崑崙芯片就是李彥宏在2018年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宣佈推出的自研AI芯片,這些就是投資人能看得見的,也是他們願意投錢的地方。

除此之外,我們還注意到,截止至2020年12月,百度App月活躍用戶數也已經達到了5.44億。雖然無法跟抖音6億日活相提並論,但起碼,百度在移動產品這塊也算有了一個交代了。

Apollo成最大未知數,未來無人駕駛業務是否會獨立?

百度在2020年,相對穩健的營收增長以及非廣告收入的同比增長,確實可喜可賀。尤其是上面所提到的AI業務潛力已經開始嶄露頭角。

尤其在業界看來,智能雲、智能駕駛等業務已經成爲拉動百度中長期增長的新引擎。不過,還是那句話,百度要指着AI領域的優勢來獲取資本市場的信心,少不了新業務的規劃和落地執行。

提到這裡,就不得不說,此前百度宣佈正式組建了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並以整車製造商身份進軍汽車行業。隨後,百度股價還因此一路高漲。而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李彥宏也在回答百度同吉利控股合作的智能汽車新公司相關問題時表示,雙方的合資項目進展非常好,並已經任命了該公司的CEO,選好了品牌名稱,並提到合資公司的汽車產品從立項到推出大約還需要三年時間。

對此,我們之前也分析過,百度造車獨立運營,未來不排除單獨上市的可能,但問題是,光靠產品,合資公司的市值能達到多高?但如果捆綁Apollo平臺,那麼這個概念就完全不一樣了。

根據財報顯示,百度的智能駕駛技術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測試許可方面,繼獲得全國首張全無人駕駛測試許可後,Apollo還斬獲了加州全無人駕駛測試許可,從而成爲行業中唯一同時獲得中美此類許可的中國公司。

此外,資本市場也開始對其價值表現出了極高興趣,並給予其單獨估值。比如國際知名投行瑞穗就在其最新的一份研報中,將百度的自動駕駛業務估值從原來的200億美元上調至400億美元。

但問題是,如果百度將Apollo交給合資公司,那麼百度市值未來還能有多大的提升空間呢?如果不交的話,那麼合資公司獨立上市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寫在最後

百度這次實現“逆襲”,想必也會再次堅定其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尤其與AI有關的業務肯定是重中之重。與此同時,諸如硬件(小度)、直播(YY)可能也會在短期內給予百度一些驚喜。但在我們看來,自動駕駛業務或許纔是百度能否突破下一階段的秘鑰。不過問題是,未來Apollo究竟會不會被百度打包給合資造車公司,這將會是極爲關鍵的一步棋。

那麼,未來百度市值還可能會更進一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