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Q1財報,三個變革,三個信號

出品|本站科技《態度》欄目

作者|定西

“2023年已經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2024年我們熬過去,就能夠化繭成蝶。”

2024年是百度邁向生成式人工智能道路的第二年,百度正在從以互聯網爲中心轉向人工智能優先。這意味着百度將率先走入AI技術和商業化模式探索的無人地帶。

北京時間5月16日,百度發佈2024年Q1財報,顯示季度總營收315億元,百度核心營收238億元。同時,歸屬百度的淨利潤(Non-GAAP)70.11億元,同比增長22%,歸屬於百度核心的淨利潤(Non-GAAP)66.28億元,同比增長26%,均超出市場預期。種種跡象表明,從internet centric business轉型爲AI First business,百度邁出了堅定的一步,一切都在重構,作爲中國最具人工智能實力的公司,百度所釋放的三個變革信號值得關注。

百度搜索,基本盤的重構正在加速

搜索引擎的AI化已經是全球共識,且時不我待,所有玩家都在虎視眈眈的盯着這個未來AI的超級入口。

百度最早喊出“把所有產品用AI重做一遍”的口號,搜索自然是重中之重,近期可以看到百度逐漸提升AI生成的搜索結果,並且增加了“互動”欄,完全改爲問答式搜索,AI重構搜索的速度在加快。

據透露,已有11%的搜索結果由AI生成。經過文心大模型重構後的百度新搜索,具備極致滿足、推薦激發和多輪交互三個特點。在當前百度搜索每天已有的問答需求中,首條滿足的比例已達到70%,百度搜索日均新增問答需求超過5000萬。目前,越來越多的搜索結果由AI生成,格式越來越多樣化,如文本、圖像、第三方鏈接、興趣點等。

放眼全球,谷歌同樣在AI搜索方面持續發力,人們正在使用它以全新的方式搜索,並提出新的問題類型——更長和更復雜的查詢,甚至使用照片進行搜索。與此同時,搜索框下方會顯示AI生成的概覽。

是的,搜索最有可能成爲人工智能時代的killer app,這將成爲未來制勝的關鍵。對於百度而言,我們還可以看到兩個趨勢,一是在百度搜索上分發智能體,這或許是AI時代的“小程序”,短期能提升用戶體驗、提升商戶投放效率,長期來看,智能體形成的生態,可能讓百度成爲一個超級入口;二是AI生成沒有廣告,短期會影響廣告收入,但長期看,能彌補百度的內容生態,增加用戶粘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百度平臺上建立的AI智能體已經服務於教育、法律、B2B、旅遊等垂直領域。技術創新將以更自然的方式,將用戶的意圖與最相關的產品供應相匹配。

這是搜索迎來巨大變革的信號,是百度至關重要的基本盤、生命線。

百度智能雲,門檻降下去,營收跑起來

財報顯示,百度智能雲Q1營收增長12%至47億元,持續實現盈利。同時,生成式AI貢獻的收入比例達6.9%,佔比逐步擴大。目前,文心大模型日均處理Tokens文本約2500億,日均調用量達2億次。繼三星、榮耀後,本季度,OPPO、vivo、小米、聯想電腦和蔚來汽車均接入文心大模型API。

這背後是百度清晰的戰略路線圖。首先是應用門檻降下來,百度上線了5款輕量級/特定場景大模型之後,配合着ModelBuilder,讓開發者和企業可以用MoE(大小模型協同)的方式開發應用,降低了大模型的應用門檻,進一步增加了吸引力。舉個例子,小度添添平板機器人把這五款模型和文心3.5/4.0的旗艦版混用,成本相當於全部用旗艦版的1%。

其次是把開發門檻拉到最低,AppBuilder的開發門檻極低,自然語言就能開發,進一步擴大對用戶的吸引力。

更爲重要的是想象力空間,百度經過戰略性的調整之後,AI的需求無疑會增加GPU雲的使用量。根據4月百度在2024年AI開發者大會披露,文心一言用戶數及API 日均調用量均已突破2億,服務客戶數達8.5 萬,利用千帆平臺開發的AI 原生應用數超過19 萬。後續隨着模型矩陣完善挖掘更多客戶需求,雲業務有望繼續貢獻增量。

天風證券分析認爲,百度2024Q1AI雲業務增長,受益於AI對雲驅動影響和公司文心大模型系列推理成本顯著降低,疊加輕量模型相較開源模型優勢,雲業務額外收入增量重心由模型訓練過渡到模型推理,推理成本顯著降低帶來的增量反哺雲業務,帶動雲業務發展。

這是雲變革的信號,是百度生態的重要大本營、發力點。

百度Apollo和蘿蔔快跑 搶跑自動駕駛新時代

4月6日,埃隆·馬斯克(ElonMusk)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宣佈“特斯拉將在8月8日發佈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特斯拉的入局無疑證明了自動駕駛技術的可行性和廣闊前景。

而百度作爲投入十年的資深玩家,已經在自動駕駛時代率先起跑,一手是百度Apollo,賦能自動加速的一切,一手是蘿蔔快跑,手握未來出行的無人出租車“入口”,並已經在武漢實現7X24小時運營。

在技術層面,目前國內唯一的純視覺城市領航輔助駕駛產品ANP3,全面應用自動駕駛大模型Apollo ADFM的技術,已經煥新升級爲:ASD,Apollo Self-Dirving,馬上就要量產應用,將率先實現智駕全國都能開、有百度地圖的地方都能開。

據披露,ASD將在極越全系車上量產首發。未來,搭載 ASD的量產乘用車也能和蘿蔔快跑一樣,通過來自百度Apollo訓練的“安全靠譜好司機”,讓更多用戶享受到領先自動駕駛技術所帶來的安全、舒適、高效的出行體驗。

在無人出租車層面,蘿蔔快跑把武漢打造成了真正的標杆,運營面積擴大一倍、實現7X24小時運營、覆蓋武漢700萬人口,讓蘿蔔在武漢從“實驗”變得“實用”,真正成爲武漢市民出行的一部分。與此同時,蘿蔔快跑上線六代車、發佈自動駕駛大模型,進一步提升安全性和風險防範能力,同時降低成本,讓商業模式真正跑通。

財報顯示,截至4月19日,蘿蔔快跑的累計服務單量超600萬次;一季度內提供的乘車服務約82.6萬次,同比增長25%。

這是自動駕駛爆發前夜的信號,是百度的想象力的未來。

寫在最後

福特創始人Henry Ford曾說,If we do not innovate, we will perish,不創新,就滅亡。

從這三個關鍵變革着眼,是我們觀察百度創新的一個切面,唯有創新才能“發動引擎”,也唯有創新才能奔赴未來。

正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所說:“十個創新,可能九個最後都是以失敗告終的,但我們不會放棄,我們會去做第11個、第12個……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向世界證明,技術是有價值的。”

作爲一家技術立命的公司,期待百度將AI普惠價值帶給每一個人。

而且,相信這一切都不會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