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益投信:Q1多頭續航 留意三變數

疫情部分,雖然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不過,從美就業數據亮眼,以及ISM數據顯示供應鏈瓶頸略有緩解,對經濟影響不大,其主要干擾在於讓製造需求轉往服務需求的時間點往後遞延。

就以往經驗分析,預期製造需求高峰還沒到,重點將觀察美零售銷售數據,爲牽動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指標,公佈數據樂觀,依然抱持正向看待,最新數字15日公告,研判不會太差,有利臺股相關供應鏈業績表現。

整體來看,半導體產值成長率每年約13.7%,含金量提高,WFH需求雖然退燒,TV、NB出貨迴歸穩定,但高階TV、高階NB需求仍強,各裝置中的半導體含量增加,而5G、AI、HPC、電動車等應用需求維持強勁數位轉型,以及5G帶動規格改變,加上電動車、ADAS逐漸普及等車用新增需求,對晶片需求將快速增加。

以產值貢獻來看,2019~2022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約14%,成長幅度不減反增。

此外,黃俊斌認爲,臺灣半導體產業仍有兩大利多加持,包括蘋果晶片發展重心移往M系列,有機會率先導入3奈米制程,且AMD、英特爾下半年積極發佈新產品,高速傳輸也帶動USB 4.0需求。

第二,全球電動車市場滲透率比原先預期更快,矽晶圓大廠SUMCO即看好未來需求,在電動車高速成長下,有利半導體需求提升,產業長線趨勢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