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擬臺大選後派團訪臺 金融時報:時機敏感料激怒北京

拜登總統指派前國安顧問哈德利與前副國務卿史坦柏格(圖)在臺灣新總統選出後,組跨黨派訪問團出訪臺灣。 (取自國務院)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0日獨家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打算在臺灣選舉結束後,派遣前任副國務卿史坦柏格(James Steinberg)與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Stephen Hadley)率代表團訪問臺北。

臺灣選舉週六登場,將選出新任總統和立委;金融時報報導,拜登指定的訪問團訪問臺北,將讓穩定美中關係的工作複雜化,報導指,選後立刻遣人訪臺不僅不尋常,還可能激怒北京。

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拜登委派歐巴馬時代的副國務卿史坦柏格,與布希(George W. Bush)時代最後一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組成跨黨派訪問團赴臺。

這將是拜登第三度指派訪團造訪臺灣,也是史坦柏格第二度銜拜登之命訪臺。

拜登2021年就任總統不到3個月,就指派前參議員陶德(Chris Dodd)率團於4月14日訪臺,團員包括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及史坦柏格;白宮當時稱,這是遵循美國政府派遣高層且非官方代表訪臺的長期跨黨派傳統,三位代表團成員均爲臺灣長期友人且是拜登密友,這是美國發出的一個重要訊號,表明美國對臺灣及其民主的承諾。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不久,拜登指派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chael Glenn Mullen)3月2日率團訪臺,討論臺美安全合作。

美國一名前官員國告訴金融時報,拜登在臺灣選後立刻派遣代表訪臺,是可能招致反效果的冒險之舉;值此敏感時期,美國最重要的目標應是鼓勵北京和臺北都剋制;派遣代表團像是「熊抱」臺北,給北京過度反應的藉口,美國應採取更細緻的做法來追求效果。

另一名知情人士告訴金融時報,這想法很糟,臺北和北京都可能運用此事,分別推動各自的計劃,使華府的政策複雜化。

知情人士表示,針對這趟訪問,中國可能對所有來自華府的私下保證都心存懷疑,尤其若是北京根本不信任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當選;此外,臺灣的政治人物也可能爲了自身目標來解讀這場訪問,進而加劇兩岸緊張。

拜登總統指派前國安顧問哈德利(圖)與前副國務卿史坦柏格在臺灣新總統選出後,組跨黨派訪問團出訪臺灣。(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