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考古發現故事連載(6):海昏侯墓、廟底溝、尼雅遺址|考古眼

文博時空/文文博時空 作者 尹博編輯整理

1928 年初,當中國學者吳金鼎爲致力於尋找中國獨立的彩陶文化時,精美的磨光黑陶從城子崖遺址破土而出,以黑陶爲典型特徵的“龍山文化”從此被世人知曉,西方學者的“中國文化西來說”變得不攻自破……1929 年 12 月,當考古學家裴文中在周口店興奮地斷定出遠古人類的遺骨時,第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得到了確證,幾十萬年前北京就有人類生存的事實使得舉世皆驚……

百年的中國考古學從 20 世紀 20 年代伊始,一代代學人們前仆後繼,一批批重大發現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涌出,中國的考古學不斷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考古的魅力正在於探索與發現,甚至是顛覆人們的認知,考古人有何慧眼,能夠看到人們看不到的東西呢?是知識,是直覺,是運氣?讓我們從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中,瞭解這些驚人發現背後的故事。

(接上期)

01

海昏侯墓的金龍傳說

在 2011 年的早春,在凜冽的寒風中,南昌的古玩市場,卻颳起了一陣熱火朝天的風浪。業內人紛紛傳遞着一個消息,有人要出一條純金的龍,這條金龍做工極爲精美考究,因爲實在是罕見又珍貴,故而引起了南昌古玩市場的熱情討論。

海昏侯墓的馬蹄金

這則消息的來源,是之前有一年輕人走進古玩店向一老師傅準備出手寶物,老師傅一看到年輕人拿的是金龍,瞬間感到震驚,但旋即又想到金龍可不是什麼普通的東西,那可是古代只有帝王才能擁有的寶物,如果金龍是真的,這可就成了大麻煩,所以雖然老師傅心裡癢癢的,也不敢接下這燙手山芋,只能遺憾拒絕了。

只是這消息實在稀罕,人們對這條金龍的來歷特別感興趣,就在文玩市場上口口相傳,到哪都能聽到風聲。由於南昌文玩市場討論的激烈,這風聲到底傳到了文物部門的耳朵裡,引起了文物部門的注意。

注意歸注意,但這金龍到底是哪來的,真是讓文物部門犯了難,這茫茫人海的,再找到那年輕人,也不很現實,而且風聲都被文物部門聽到了,那年輕人,想必也會規避一二,這就更加大了查找的難度。

恰恰在這個時間段,一個村黨支部書記的舉報,給文物部門提供了相關訊息。

2011 年 3 月,裘德杏時任大塘坪鄉觀西村支部書記,家就住在墎墩山西側約兩百五十米遠。這兩天,他總是有些睡不好覺,因爲家裡養的狗叫喚得很異常,影響了他的休息。

狗是不會無緣無故地叫的,也許是發現了什麼纔會如此。在夜裡的觀察下,裘德杏發現墎墩山上好像有人影晃動,零星的手電筒光昭示着陌生人的存在,山裡有人!

裘德杏一下子警惕了起來,在 3 月 24 日,裘德杏領了一大批村民就上山探查了,這一看立馬發現了端倪,山上突然出現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洞口的土還是新的,附近還有大量的木炭、膠泥和鋸斷的槨板木頭。

裘德杏即刻對這一不尋常的狀況進行了上報。當時的文物專家一得到消息,就馬不停蹄地前往墎墩山,在急切下心一橫,借了轆轤車,繫了一根井繩,就下洞了,結果發現是古墓的盜洞,整個墓穴被泡在水裡,一些槨木已經被人鋸斷。

好在寶物還沒有被徹底盜走,上級部門組織人員研究後發現,因爲公元 318 年南昌發生過大地震,整個墓室都扭曲變形,無法辨認出方位,加之鄱陽湖的水慢慢灌入,整個墓室都被淹沒,進入其中難如登天。千年來墓室四周已經有了十多個盜洞,但都沒有最終得手進入主墓室,這一盜洞儘管挖得深入,但也還沒能進入主墓室,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海昏侯墓清理現場

考古人員對墓穴進行了保護性挖掘,通過種種證據確定了墓主人的身份。

第一個證據是在主墓室東南角的漆盒,盒中有一和田玉做的印章,上面赫然發現有“大劉印記”四個小篆銘文,而史書記載中,這一地區西漢時期只有海昏侯一支王族。

當然,最直接的證據是主棺中主人的身份印章,主棺中的屍身早已腐爛殆盡,但屍身的腰部,還存有一精美的玉印,刻着兩個字:劉賀。墓主人的身份也被徹底確定。

“劉賀”印章

既然海昏侯主墓室被保護得很好,那麼金龍是哪裡來的呢?考古人員發現,海昏侯墓地旁還有海昏侯夫人的封土,裡面的東西已被洗劫一空,金龍大概就是被作案技巧不熟悉的盜賊偶然在古玩市場暴露的。海昏侯夫人的墓穴寶物,大多不知所蹤。

漢 劉賀墓內館餅形金 攝影/杜廣磊

青銅染爐 攝影/杜廣磊

漢 鳳鳥紋青銅提樑卣 攝影/杜廣磊

02

廟底溝遺址的一瞥

三門峽附近的廟底溝遺址,是由當時的河南考古工作者安志敏對車窗外的風景不經意的一瞥發現的。考古工作中有時就是不經意的一眼,就可以被敏銳的考古工作者捕捉到重要的信息,安志敏就有着這份屬於考古學家的銳利目光。

1953 年的 11 月 29 日,安志敏正乘坐火車,準備前往河南陝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在火車行駛過程中,安志敏注意到了鐵道路溝兩壁露出的灰層及灰坑的剖面。根據安志敏長期考古工作的經驗,這些灰層及灰坑是袋形的,其中很容易就會發現一些潛藏的遺物,灰層及灰坑的發現也一下子讓他打起精神。

安志敏在後來的報告中如是描述了鐵道路溝兩壁露出的灰層及灰坑的相關場景:

“廟底溝位於青龍澗河南岸、陝縣車站的東邊。在一塊比較平坦的黃土塬上,被兩條南北向的深溝所切斷。西邊的俗稱廟底溝,深約 40 多米;東邊的俗稱此龍溝,深亦 40 多米。北邊瀕臨着青龍澗,因受河水侵蝕,形成高約 40 米的峭壁,而隴海鐵路在澗河岸的附近東西穿過。在東西兩條溝旁斷崖以及隴海鐵路路溝兩側,均暴露着灰層和灰坑的痕跡。”

由於意識到灰層和灰坑可能很重要,安志敏在從火車上下來後,不顧車馬勞頓和沒吃飯的飢餓,直奔發現的地點進行考察。

安志敏對考古有着相當豐富的經驗,對遺物的探索可謂輕車熟路。在經過一番調查發掘後,安志敏果然於灰層和灰坑中採集出來很多陶片、石器等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廟底溝遺址也就此被記錄在冊。

不過,對廟底溝遺址正式大規模的發掘,還是在 1956 年。1955 年 7 月 30 日,《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被全國人大審議通過。這份決議進行了對河南三門峽黃河水庫的規劃建設,於是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就聯合組成了考古工作隊,準備對三門峽黃河水庫附近地區進行深入考察。

三門峽水利樞紐

當時安志敏被任命爲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的副隊長,因廟底溝遺址是由他發現的,對廟底溝遺址的大規模考察、發掘,也就由他負責。安志敏回憶說:“從遺址的發現到發掘,我有幸參與了全過程,在個人的考古生涯中也是一次重要經歷,至今回憶當時的情景仍興奮不已。”

廟底溝遺址發掘現場

廟底溝遺址的發掘是三門峽庫區開展發掘工作以來集中幹部人數最多與工作規模最大的,而除了考古所的人員,各省文管會和博物館也進行了抽調,一起參與這次的田野“培訓”。

被抽調的很多人員都是初次參與考古工作,之前對考古的田野實踐並不太瞭解。但在安志敏負責任的組織下,廟底溝的“培訓”相當成功。參與發掘的人員很多都成爲了後來各地文博單位的骨幹,有的甚至還成爲了重要的考古學家。

安志敏負責的這次發掘,文物的發現已經沒有什麼懸念。當時的廟底溝遺址發掘工作中,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共清理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 1 座、灰坑 26 個、窯址 1 座、墓葬 156 座,其他發現更是數不勝數。其發現,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

廟底溝彩陶盆

廟底溝文化的四瓣式花瓣紋彩陶罐

廟底溝文化的花瓣紋彩陶盆

不過,安志敏每每回憶起廟底溝的發掘會“興奮不已”,除了衆多文物的出土,大概還在於廟底溝遺址的發掘非常像培養考古工作者的學校,爲中國的考古事業培養出了衆多人才吧。

重瓣之花的豐贍意蘊:訪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訪古

03

尼雅遺址與“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新疆民豐尼雅遺址,最初是由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在中亞探險中發現的。斯坦因於 1901 年 1 月在探險過程中發現了新疆豐田尼雅遺址,將其命名爲“NIYASITE”,這也是尼雅遺址名稱的由來。

1906 年,斯坦因再次來襲,對尼雅遺址進行調查發掘。斯坦因的兩次發掘共挖掘出廢址 53 處,獲得了怯盧文木簡 721 件,漢文木簡、木牘數件以及武器、樂器、毛織物、絲織品、傢俱、建築物件、工藝品和稷、粟等糧食作物。他精心地測繪了他的發現並公佈了相關成果,尼雅遺址從斯坦因的發佈後變得舉世聞名。

斯坦因把畢生都獻給了亞洲探險事業,獲得了極多的重要發現,這固然可敬,值得在考古學史上大書特書,但身爲英國人,斯坦因對中國寶物的掠奪也是不計其數的,無數的中華瑰寶因他而流失到國外。

好在,考古的發現,並不是一錘子買賣,已被發現的遺址,往往還要經過多年的認真探索,纔會有更多的獲得。斯坦因在兩次探索尼雅遺址後又來過兩次,分別在1913 年和 1931 年,但斯坦因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尼雅遺址到底是相當重要的遺址,也因此好多文物依舊留待後來才被發現。

1990 到 1997 年間,中方和日方對尼雅遺址進行了聯合調查。在這次調查的前幾年,中日雙方做了很多預備性的工作,但由於調查人員少,可稱道的發現可謂屈指可數。考古學家們雖然對尼雅遺址的大發現已不抱什麼奢望,但並沒有放棄對遺址的探查,而是仍然兢兢業業地認真發掘、探索。

尼雅遺址中有很多墓地,中國考古學家齊東方和王炳華就一直在那邊工作,負責墓地的挖掘與探索。

一天,齊東方有事,王炳華就獨自去了墓地發掘現場。那天是兩人進入尼雅後唯一一次不在一塊去發掘現場,沒想到正是在一天,墓地中似乎有了特別重大的發現。

王炳華從現場回來後就神秘兮兮地對齊東方說,墓地中要有驚人的消息。齊東方聽到王炳華的說法並不以爲意,自己和王炳華一直在一起探索,怎麼今天自己一不在,就有什麼驚人成果了呢,王炳華怕不是走火入魔了?

見齊東方不信,王炳華立刻轉變了神神秘秘的語氣,轉而十分嚴肅地說:

“8 號墓今天剛剛打開,我只是看了一眼,就發現裡面一個陶罐上有一個‘王’字,不信你去看看嘛。”

齊東方一聽,覺得王炳華不像是在開玩笑,也端正了態度,打算明天就去看看。第二天,齊東方、王炳華等人急切地來到了 8 號墓的開棺地點,他們還帶了攝影師隨行,目的就是爲了記錄下來重要的時刻。

齊東方、王炳華等人手腳麻利地對 8 號墓進行了清理。按照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對遺物清理時,每一層都應該細緻地照相、繪圖。但尼雅遺址是在沙漠中,沙漠考古有自己的困難,要點就是要快、要準,如果動作磨磨蹭蹭,風沙隨時都可以讓清理好的地方前功盡棄,而且由於沙漠中光照極爲強烈,如果不搶時間,光照也容易破壞掉文物。

齊東方、王炳華等人到底是斫輪老手,面臨各種突發情況,也能不亂陣腳,也因此考古的各項工作,都是順順利利地平穩進行。在齊東方、王炳華等人的一番努力下,各項信息得到了妥善的記錄,激動人心的開棺環節,也終於到了。

棺材是一個長方形的木製棺,隨着衆人合力把棺蓋擡起,棺材內的場景和衆人正式見面。棺材裡面躺有男女二人的屍骨和陪葬品,年代大約是東漢末或魏晉時期,女性身旁有鏡袋,腳下有器座、陶罐、木盆、木碗,木盆裡有早就乾燥了的食物,男性身旁有器座、陶罐、木盆、木碗、箭、箭筒、弓、弓囊。

8 號墓開棺場景

8 號墓清理場景

一下子引起衆人關注的,是屍身織物上露出的一點色彩豔麗的織錦,在漫漫的沙土中,這一抹亮色格外醒目,也格外提神。

待得考古學家小心翼翼移動那塊織錦,藍、白、紅、黃、綠的花紋不斷顯現,“國”“東方”“五星”等文字一個個被認出,最後連成一段話就是: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在場人員無不震驚。這個發現,無疑極有分量,而且極其祥瑞。

織錦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

以“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爲代表的 1995 年的這次發掘,是尼雅考古發現最爲豐厚的一次。在中日聯合調查結束後,考古學家們根據發現的文物和古代的相關文獻,成功確定了尼雅遺址即史書所記漢代絲綢之路南道重要綠洲城邦、被廢棄於 4 世紀末 5 世紀初的“精絕國”故地。而“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就是精絕王族對中華文化認同的確定無疑的證據。

(完)

圖片 | 尹博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