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準社會脈搏充分反映民心民意

黃守宏(右)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供圖/新華社

昨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受邀出席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實事求是、務實平實

黃守宏總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特點稱,可從三個方面來看。第一,報告“上接天線”“下接地氣”。所謂“上接天線”,是報告把準政治定位,全面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這可以說是今年報告最突出的特點、最重要的特點。所謂“下接地氣”,就是報告把準社會脈搏,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迴應了各方面,特別是基層、羣衆、企業的關切。

第二,報告上下貫通、融爲一體。報告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把社會各方的訴求、意見建議結合起來、統一起來,轉化爲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具體的任務書、施工圖和政策清單。今年我們特別注意加強了《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預算報告的統籌銜接。《政府工作報告》主要是講重點、講概要。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就是要講具體、講詳實。

第三,報告實事求是、務實平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遵循報告的文體規範,力求平實樸素,儘可能做到言之有物。《政府工作報告》力求針對性強,提出的政策舉措有用管用,真正以實招、硬招、暖招回應社會各方面的關心關切。語言表達上儘可能通俗簡潔,讓老百姓能聽得懂,能理解。

《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去年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就此,黃守宏表示,總體來講去年的成績單是一份可圈可點、沉甸甸的成績單。2023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126萬億,經濟增速達到5.2%。黃守宏解讀稱,縱向和自己對比,這些成績快於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橫向和世界對比,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我們也名列前茅。

這份成績單可以說是付出艱辛努力取得的,很不尋常。他強調,去年有三個方面值得總結。一是突出固本培元,二是發揮組合效應打出了一套有力有效的政策組合拳,三是注重精準施策。

經歷三年疫情之後,中國經濟總體處於“大病初癒”的恢復階段,經濟運行的壓力加大。在這種情況下,應對的思路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在短期內,爲了把增速擡起來,實行“大水漫灌”和強刺激政策,這樣做肯定短期內能取得較高的增速,但是會留下後遺症。另一個是採取穩中求進的方式,中醫上對大病初癒的病人調理身體、調養、恢復元氣,也是這樣一種方式。經過權衡比較,我們用了固本培元的辦法,統籌穩增長和增後勁,採取了一些措施,這些措施既有利於當前,也有利於今後的發展。

財政政策總體適度加力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爲5%左右。就此黃守宏應詢迴應,今年實現5%的增速是有條件、有支撐的。

一是支撐中國經濟發展背後的基本動因是沒有改變的,而且很多方面在顯著增強。報告中講到中國經濟發展具有諸多優勢,包括超大規模市場需求優勢、產業體系完備的供給優勢、高素質勞動者衆多的人才優勢等。

二是今年以來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在增多,去年制約經濟發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在趨於弱化。去年年初1、2月份我們還在爲疫情平穩轉段努力,今年疫情的“疤痕”效應在減弱。比如,防範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方面,去年通過各方面協同努力,取得了積極成效,房地產投資銷售總體上有所好轉,當然有些情況還在變化,地方債務風險整體得到緩解,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步伐也在加快。

三是去年以來採取的一些重大政策措施的政策效應今年也在持續顯現。此外他還提到,從財政金融狀況來看,中國政府負債率不到60%,金融總體穩健,宏觀政策還有比較大空間。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財政赤字率安排在3%。黃守宏就此表示,今年的赤字率按3%安排,這樣安排符合中國經濟運行整體向好的客觀實際、向外界釋放積極的信號,也有利於控制政府負債率、增強財政可持續,爲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挑戰預留政策空間。

他提到,不要認爲赤字率比去年調整預算後降低了,我們積極的財政政策力度是減弱的。“即使這個赤字率同樣是3%,但由於GDP這個分母大了,赤字規模今年達到4.06萬億元,比去年年初預算增加1800億元。再加上今年財政收入會保持恢復增長勢頭等,算下來財政支出的盤子還是不小的。”

黃守宏總結,今年安排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擴大到28.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1萬億元。所以,今年的財政政策總體來看是適度加力的。

就着力擴大內需作出部署

《政府工作報告》中就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作出了部署。黃守宏就此介紹,國內需求一直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這些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都超過90%。《政府工作報告》對此作出了部署安排,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促進消費穩定增長。今年將從增加收入、優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今年要圍繞擴大國貨潮牌、鄉村慢遊等新型消費繼續發力。另外,要提振大宗消費,包括汽車、家電等。再有,要推動服務消費擴容提質。

第二,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一方面,發揮好政府的投資帶動效用。從力度上來講,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專項債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從投向來看,這些投資主要投向科技創新、節能減排、民生保障等補短板、增後勁的領域。另一方面,穩定擴大民間投資。

第三,促進投資和消費有機結合。今年更加註重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他舉例稱,比如,前不久中央財經委和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這件事既有促進消費的意義,也有促進投資的意義,把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是統籌投資和消費、挖掘內需潛力的一個方面。

聲音

黃守宏就青年人就業問題答北京青年報記者提問

如何解決“有人沒活幹”和“有活沒人幹”

在昨日舉行的吹風會上,黃守宏回答了北京青年報記者提問。

北青報:這兩年青年人尤其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受到廣泛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目標是1200萬人以上,有何考慮,能否順利完成?

黃守宏:《政府工作報告》中更加突出了就業優先導向。報告中將城鎮的就業預期目標設定爲1200萬人以上,去年是用“1200萬人左右”,今年是“以上”,這體現了黨和政府做好就業工作的力度、決心和鮮明的政策導向。

爲了實現就業目標,特別是保障年輕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報告中提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這既包括了宏觀政策,報告中要求今年加大財政、金融等政策對就業的支持力度,要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同時,專項促就業政策也加大力度,比如,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穩崗擴崗專項貸款、就業社保補貼等。此外,報告要求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行業企業的支持,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羣體幫扶。

我國現在就業壓力大和結構性矛盾並存。很多行業、很多領域、很多地方,既有“有人沒活幹”的問題,也有“有活沒人幹”的問題。比如,製造業領域人才缺口有3000萬人。再比如,養老護理人員,潛在的人才需求1000多萬人,現在只有30多萬人。從這些短缺背後,反映出我們的就業潛力,所以關鍵是要採取措施,使我們勞動力供給與需求相匹配。他提到,報告中提出要適應先進製造、現代服務、養老照護等領域的人才需求,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通過實施這些政策,既能緩解當前就業壓力。總體來看,今年穩就業確實有很大壓力,同時也有很大的潛力,要把這些潛力充分釋放出來。今年的就業情況一定會是好的。本組文/本報記者董鑫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