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寫驚奇 1月外銷訂單翻紅
1月外銷金額優預期,寫下歷年同月第三高。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外銷訂單表現
經濟部27日公佈1月外銷訂單統計,原先預估金額會年減兩位數,但受惠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的需求強勁,加上急單挹注,讓1月外銷訂單遠優於預期,年增翻紅至1.9%、金額484.2億美元,寫下歷年同月第三高,也未再延續去年12月負成長的情形。
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於玲表示,原先根據以往季節趨勢進行分析,預估1月外銷訂單年減15.8%至20%,但調查時發現,電子產品與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明顯月增」。
她說,電子產品主要是AI商機需求非常強勁、引發接單成長動能,資訊通信產品則是庫存去化控制嚴謹、讓庫存維持在相對低的位置,所以在農曆春節前備貨的急單強勁,才讓1月外銷訂單遠優於預期。
展望未來,黃於玲指出,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擴增,以及半導體產業具競爭優勢,有助於降低科技類貨品接單的淡季效應,但是國際上的不確定因素仍在,包括歐美升息遞延效應持續、美中科技及貿易紛爭、地緣政治風險,再加上受到農曆春節落點影響,預估2月外銷訂單約355億美元至375億美元,年減11%至15.7%。
黃於玲直言,目前有兩大因素是季節模型無法預估,包括AI的需求到底有多強,「這我們不知道」,以及廠商下單力道與節奏。黃於玲表示,廠商會根據去化庫存來調節,但這些都有異於以往的趨勢,較難掌握,但今年1、2月已經比去年第四季的減幅縮小,且預期減幅會逐季縮小,等於廠商端庫存去化有一定的效果,不排除3月外銷訂單有機會轉正。
但黃於玲強調,整體訂單復甦不夠明顯,累計1至2月的外銷訂單估仍呈現年減逾1成。至於是否續演「AI大驚奇」,她坦言,這情況很難預估,第一季能否正成長仍有變數、第二季希望能正成長,且根據趨勢預估,今年外銷訂單仍是「逐季上升」。
從地區別來看,美國受惠晶片需求帶動電子產品強勁年增近2成,使得整體訂單年增2.7%,結束14個月負成長;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訂單年增106.4億美元、年增28%。另外,歐洲元月接單金額66.9億美元,年減50%、已是連續12個月負成長;東協則續創歷年同月新高,金額90.8億美元,年增117.9%、連續五個月正成長。